第352章 仙朝架构与六部革新(1 / 2)

李玄一拳镇压仙武院,带来的震撼是持续且深远的。

大比结束后的数日里,整个长安城都在议论着那神迹般的一幕。玄真皇子李玄,这个名字,彻底取代了长孙冲,成为了长安城所有年轻人心中唯一的偶像和追赶的目标。

仙武院的风气也为之一变。

世家子弟们彻底收起了骨子里的傲慢,他们第一次认识到,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家世背景并不能带来绝对的优势。他们开始像那些寒门子弟一样,疯狂地投入到修炼之中,生怕被时代所抛弃。

而寒门子弟们,则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李玄和陈默的存在,就像是两座灯塔,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相信,只要足够努力,他们也能站到时代的顶端。

整个仙武院,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浓厚氛围。

李璘对此非常满意。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向上,不看出身,只看实力的仙朝雏形,已经初步建立。

根基已稳,接下来,便是搭建上层建筑的时候了。

御书房内。

李璘召集了夫子、房玄龄、杜如晦、袁天罡、李靖等一众心腹重臣。

“诸位爱卿,仙武院已步入正轨,仙朝的根基已然打下。但,一个真正的仙朝,光有强大的修士是远远不够的。”

李璘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众人。

“朕要建立的,是一个能够高效运转,能够不断对外扩张,能够将整个天下的资源都牢牢掌控在手中的强大运朝!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朝廷架构,进行一场彻彻底底的革新。”

听到“革新”二字,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心都提了起来。

他们都是经历过前朝动荡的人,深知任何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充满了风险。

“陛下,不知您想如何革新?”房玄龄小心翼翼地问道。

“首先,是三省六部制。”李璘走到一张白板前,这又是他捣鼓出来的新鲜玩意儿,上面已经用炭笔画好了一个清晰的架构图。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并立,互相掣肘,政令下达效率太低。从今日起,朕决议,撤销中书、门下二省,只保留尚书省,并将其扩建,更名为‘政事堂’。”

“政事堂,将成为我大唐仙朝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天下庶务。其主官,为左右丞相,由朕亲自任命。”

“房玄龄,杜如晦。”

“臣在!”两人连忙出列。

“朕命你二人,分别担任大唐仙朝第一任左、右丞相,总领政事堂。”

“臣……领旨谢恩!”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激动。

撤二省,立政事堂,设左右丞相。这不仅仅是机构的精简,更是权力的集中!这意味着,他们二人,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政事堂之下,依旧设六部。但六部的职能,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仙朝的需要。”

李璘的笔,指向了六部中的第一个。

“吏部。掌管天下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这一点,不变。但考核的标准,要变!”

“从今往后,我大唐官员的考核,除了德、能、勤、绩之外,还要增加一项——‘修为’!”

“凡大唐官员,无论文武,皆需修行。修为,将作为官员升迁的重要参考依据。同等条件下,修为高者,优先提拔!”

“朕要让我大唐的官僚体系,成为一个由修士组成的精英团体!他们不仅要懂得治理国家,更要拥有超凡的力量,去执行朕的意志!”

这个决定,再次让众人心神一震。

将修为与仕途挂钩,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可以想象,这个政策一旦推行,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和官员,都会疯狂地投入到修炼之中。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户籍、赋税。这一点,也不变。但是,朕要赋予户部一项新的职能——‘资源统筹’!”

“我大唐境内的所有矿产、灵脉、天材地宝,皆为国有!户部需成立专门的‘资源司’,负责对这些战略资源的勘探、评估、以及收益核算。任何私人和地方势力,不得染指!”

“朕要将整个大唐的经济命脉,都牢牢地抓在国家手里!”

有了之前对世家经济的雷霆打击,以及军队对矿山的接管,这项政策的推行,已无太大阻力。

“礼部。掌管祭祀、礼仪、教育、科举。从今往后,礼部还要增加一项最重要的职能——‘封神’!”

所有人都愣住了。

封神?

“陛下,何为封神?”夫子忍不住问道。

“所谓封神,便是以大唐国运,册封山川河岳之神,城池乡野之灵!”李璘的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朕乃天帝,大唐乃仙朝。这天下万物,皆在朕的统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