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归途与来路(续2)(1 / 2)

信写得很慢。

毛草灵几乎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这不是一封寻常的家书,而是她对过去十年,乃至对穿越前后两段人生的一次梳理与交代。

她首先感谢了毛大人(她始终无法在心里称其为“父亲”)当年的“庇护”与“筹谋”,承认若无当初被选择为和亲公主,便没有她后来的际遇。语气疏离而客气,保持着一位皇后对臣属应有的仪度。

接着,她笔锋一转,开始详细描述她在乞儿国这十年的生活。她没有过多渲染宫廷的奢华与帝王的宠爱,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她所参与、推动的种种变革上——新农具的推广如何让百姓免于饥馑,商市的设立如何活跃了经济、充盈了国库,慈幼局与惠民药堂如何救助孤寡病弱,她在几次天灾人祸中又是如何与皇帝、臣民共渡难关……她用平静而克制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不同于大唐想象中“蛮荒之地”的、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乞儿国。

她写道:“……此间十年,灵儿目睹荒原变沃野,贫瘠成富庶,百姓脸上渐露欢颜,非一人之功,乃上下同心,万民协力之果。灵儿身在其中,略尽绵薄,深感荣幸,亦觉责任重大。”

然后,她提到了耶律洪基。她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辞藻去形容他们的感情,只写道:“陛下待灵儿,以诚,以信,以重。朝堂之上,许灵儿参政议政;宫闱之内,与灵儿相敬如宾。更难得者,陛下胸怀宽广,纳灵儿之所谏,行利国利民之策。灵儿在此,非仅后宫之主,更为陛下之臂助,国家之臣工。此等信任与倚重,灵儿铭感五内。”

写到孩子们时,她的笔触才真正流露出属于母亲的柔软与骄傲,描述了他们的聪慧活泼,以及他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健康成长,视这里为唯一的家园。

最后,她才触及核心问题——大唐皇帝的邀请与“国后夫人”之位。

她的语气变得愈发郑重和坚定:

“……唐皇陛下厚爱,许以国后夫人之尊位,灵儿诚惶诚恐,感激不尽。然,灵儿深思熟虑,窃以为不可受。”

“其一,灵儿嫁入乞儿国已十载,深受国恩,陛下信重,百姓爱戴。于此国运上升、百废待兴之际,灵儿若为一己之尊荣,弃陛下、弃子女、弃万千依赖灵儿之臣民于不顾,是为不忠、不义、不仁。灵儿虽出身唐土,然心已属乞儿国,此间有灵儿未尽之责,未竟之业,更有灵儿割舍不下之情。”

“其二,灵儿深知,唐皇陛下意在安抚邦交,彰显天朝恩德。然,灵儿若归,乞儿国上下必生震荡,陛下痛失臂助,百姓顿失所依,恐非唐皇陛下乐见。两国十年和睦,来之不易,若因灵儿去留而生嫌隙,乃至兵戎相见,灵儿万死难赎其罪。灵儿留于此,继续敦促两国睦邻友好,促进商旅往来,方为长久之道,亦是对唐皇陛下恩遇之最好回报。”

“故,灵儿斗胆,恳请父亲大人代为转奏唐皇陛下:灵儿感念圣恩,然乞儿国已是灵儿之根,灵儿愿长留于此,辅佐耶律陛下,继续为两国邦交、为天下苍生略尽绵力。‘国后夫人’之位,灵儿德薄能鲜,实不敢受。唯愿唐皇陛下体恤灵儿之苦衷,成全灵儿之心愿。”

写到这里,她停顿了许久,墨迹在笔端微微晕开。最终,她另起一行,以更私人的口吻添上了最后几句:

“……父亲大人,长安繁华,故土难离,灵儿亦常心生向往。然,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亦有所必为。灵儿在此,已寻得此生归宿与价值。望父亲大人保重身体,勿以灵儿为念。他日若有机缘,灵儿或可携子女归宁,再叙天伦。”

落下最后一个字,她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纸仔细封好,盖上自己的皇后私印。这封信,既是对大唐皇帝的正式回复(通过毛大人转呈),也是她与那个名义上的家族,一次彻底的、理性的告别。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月上中天。心中那块最大的石头仿佛被移开,虽然前路依旧挑战重重,但方向已然明确,脚步便也踏实了许多。

她唤来秋纹,将信交给她,低声吩咐:“明日一早,设法通过稳妥的渠道,送往大唐使驿,务必亲自交到毛大人手中。”

“是,娘娘。”秋纹郑重接过,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娘娘…您真的决定了?”

毛草灵看着她,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与坚定:“嗯,决定了。这里才是我的家。”

秋纹眼中闪过欣喜与如释重负,用力点头:“奴婢明白了!”

送走秋纹,毛草灵并未立刻休息。她知道,内部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她决定留下的消息一旦正式公布,必然会引起那些暗中期盼她离开的势力的反扑。她需要未雨绸缪。

她在灯下铺开另一张纸,开始梳理目前朝中与后宫可能存在的反对力量,以及可以争取和依靠的力量。萧元朗等老臣态度明确,军方因她数次在军需、抚恤上的支持而大多倾向她,底层百姓的拥戴是她的根基……主要的变数,在于那些宗室亲王和部分与后宫妃嫔家族牵连甚深的官员。

她需要和耶律洪基好好谈一谈。

正凝神间,殿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耶律洪基没有让内侍通报,直接走了进来。他显然也尚未休息,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看到灯下执笔的她时,眼神瞬间柔和下来。

“这么晚了,还在操劳?”他走到她身边,目光落在她刚刚写下的那些名字上,心中了然。

毛草灵放下笔,抬头看他,烛光在她眼中跳跃:“陛下不也一样?”

两人相视一笑,多少默契与理解,尽在不言中。

耶律洪基拿起那张纸看了看,沉声道:“你放心,有朕在,无人能逼你做你不愿之事,也无人能因你的决定而兴风作浪。”他的语气带着帝王的自信与杀伐决断,“宗室那边,朕自有分寸。几个跳梁小丑,翻不起大浪。”

“我相信陛下。”毛草灵轻声应道,将头轻轻靠在他坚实的手臂上,“但我不能只依靠陛下的庇护。既然决定留下,我便要堂堂正正,让所有人都明白,我毛草灵留在乞儿国,是因为我能为这个国家带来价值,是因为我与陛下、与这个国家早已血脉相连,而不是仅仅因为陛下的偏爱。”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和决心。

耶律洪基低头看着她,眼中满是欣赏与爱怜。他喜欢的,从来不只是她的美貌与聪慧,更是这份永远不甘于依附、永远想要掌握自己命运的坚韧与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