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跪三天(1 / 2)

{n被阎书斋背叛后,刘海忠不再顾忌。

既然大家都犯过错,阎书斋也别想逃避,于是刘海忠和盘托出。

“‘你说什么?阎书斋也……’”秦淮茹感到一阵恶心,院里三位老者竟都牵涉其中。

贾东旭当年究竟做了什么?

秦淮茹本以为自己发现得早,后来假装昏迷换药。

如今看来,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她发现时,一切已多次发生。

‘秦淮茹,这都是贾东旭那浑蛋干的好事,跟我真没关系。

咱们就让这事过去吧,以后大家和睦相处,好不好?’”刘海忠好不容易找了个安身立命之处,不想再生波澜。

“‘刘海忠,你给我记住,早晚我要让你好看。

秦淮茹虽放出狠话,却未真正决裂。

此事外传对她极为不利,名声已狼藉,她不愿更添恶名。

被众人嫌弃已够,若再有风声,出门恐遭唾骂。

“放心,我定会守口如瓶。”刘海忠笑盈盈地说,只要秦淮茹不翻脸就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待秦淮茹离去,刘海忠忍不住咒骂一句阎书斋,随即赶往三大爷家。

杨建国见状,连忙躲到一旁。

不久,三大爷被刘海忠叫出,面露不悦。

“阎书斋,你何意?竟在秦淮茹面前背叛我!”刘海忠怒道,大家皆有不光彩之事,本应相互隐瞒,你却为一顿饭而出卖我,太过分!

“老刘,我也是无奈之举,只为糊口。”阎书斋辩解道,并透露自己未曾说出刘海忠以秦淮茹送礼升七级钳工之事,若秦淮茹知晓刘海忠威胁贾东旭之事,后果难料。

阎书斋此言让杨建国震惊,原来还有这等内幕。

刘海忠的钳工七级竟也是秦淮茹之功,令人意外。

不仅易中海工龄有问题,刘海忠亦然,只是未被揭发。

“你还说我,当初你最穷,工资最低。”刘海忠反驳道,而今你却最富,校长赠你自行车,评你为先进教师赐收音机,还为你加薪,这一切皆因秦淮茹,你若再胡言乱语,我必将这些公之于众。

“威胁贾东旭的可不止我一人。”刘海忠言辞犀利,杨建国听后心生麻木。

这院子里的三大爷,着实都不是善茬。

以往还诧异,三大爷家条件那般拮据,却早早置办了自行车和收音机这两大件。

十多年前,这两样可是稀罕物,整个院子就他家有,杨建国还曾以为他家颇为宽裕。

如今才明白,这两大件的来历并不光彩。

这也解释了,为何三大爷孩子众多,理应清贫,却能拥有这两大件。

原来,这都是秦淮茹的功劳。

“若是都说出来,大家都没饭吃,你以为我会畏惧?”三大爷瞪着眼,这些事本该尘封。

众人皆已受益,这些事本该永远埋藏……若非饥饿所迫,为了在秦淮茹那里讨口饭吃,这些事是断不能说的。

当年易中海在院子里搞一言堂,偏袒秦淮茹一家,两人配合默契,皆因这些往事。

易中海自以为聪明绝顶,道德高尚,殊不知,没有他二人的推波助澜,他的那一套根本行不通。

院子里从不缺聪明人。

如今,他们二人已与易中海分道扬镳,自然不再配合。

因此,易中海再施展那一套,在院子里已成笑柄。

其失败的原因,既不是聋老太的缺席,也不是傻柱这个打手的失去。

真正的原因,是他们二人不再配合。

“哼,你既然明白,以后就别再多言。”刘海忠心生怒意,稍微提点即可,何必说那么多。

他本不想提及阎书斋,但阎书斋却将他暴露,秦淮茹日后定会报复。

无奈之下,他只得也透露些阎书斋的事,让其一同下水,别只找他一人算账。

但有些话,他必须与朱某说清楚,否则,最后一切都会暴露。

“放心,咱们约定,以后谁都不准再提此事。”

三大爷也知晓,确实不能再胡言乱语了。

否则,保守多年的秘密,将毁于一旦。

到时候,他们定无善终。

易中海失去退休金之事,他们心知肚明。

一旦真相大白,他们的退休金亦将不保,生活将陷入困境。

“好,就此约定。”

两人达成共识,随后各自返家。

这群人真能侃,秘密也不少。

但杨建国尿急难耐,若二人再不走,他怕是要憋不住了。

届时场面定会尴尬。

回想起所见所闻,杨建国意识到自己小觑了这个院子。

小小院落,竟藏着诸多秘密。

十几年来,这些人究竟做了多少坏事,恐怕已无法计数。

这些禽兽,即便是枪毙,也不冤枉,尤其是那三位大爷。

谁能想到,他们的职位、地位、财富,竟是这样得来的。

杨建国发现,自己之前对二大爷家财富的估算有误。

二大爷家大儿子娶妻几乎耗尽家财,杨建国原以为至少数千。

现在才明白,人家职位升得快,远非他所想。

他以为刘海忠在六级、七级多年,家底殷实。

原来,他之前职位并不高,是后来升的,家底便没那么厚实。

或许更多也不一定,毕竟三大爷都捞了不少好处,刘海忠岂能只混个职位?

“是你,齐正和。”

饭店中,秦淮茹望着对面的人,终于明白自己得罪了谁。

这不就是宋悦的齐叔叔吗?

宋悦,埲梗下乡时娶的那个女人,带着孩子来四合院却被赶走,正是被这位齐叔叔带走的。

事后埲梗说,宋家亲戚都是没出息的乡下穷鬼。

因此,秦淮茹并未放在心上。

至于宋悦的孩子,毕竟未曾共同生活,更无感情可言。

此事过后,贾家人便渐渐忘却了。

埲梗既已成家,宋悦便成了过往。

秦淮茹对一个农村女子满是不屑,身为同村人,她深知农村女子嫁入城中的后果——家境由小康转贫,户口、粮食供应乃至孩子的户口问题,无一不是棘手之事。

时代虽变,秦淮茹的观念却未曾动摇,她断不会让埲梗与农村女子结缘,当初宋悦被赶走时,她未置一词。

然而此刻,秦淮茹满心悔恨。

若早知对方有齐正和这样的叔叔,她绝不会轻易赶人,更不会结下如此深仇。

“我便是齐正和,你费尽心机要见我,究竟所为何事?”齐正和一脸不耐烦,若非受人所托,他绝不会现身此地。

在他看来,之前的举动不过是小惩大戒,未曾料到对方竟会寻求和解。

“齐叔叔,我是来道歉的。”秦淮茹开口,“关于埲梗的事,我之前一无所知。

他回来后只字未提结婚之事,是我们疏忽了。

我在此向您致歉,若早知道,我们绝不会让埲梗做出这等不道德之事。”

秦淮茹欲言又止,竟连埲梗那农村妻子的名字都已遗忘,毕竟只见过一面,未曾上心。

这让她略显尴尬,但仍不停道歉。

此事处理得确实不妥,除了道歉,她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