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回本(1 / 2)

如今情形大不同,众人皆知,即便东窗事发,也轮不到他许大茂头上。

他大可推得一干二净,毕竟众人手中并无确凿证据。

想到此,许大茂满心欢喜地转身离去。

知晓此事的人越多,他许大茂便越安全,越不易被怀疑。

他表面上对交易细节一无所知,不过是悄悄跟踪了易中海几日。

易中海为了交易安全,三天内两次前往废弃工厂,许大茂心中已了然。

三日后,交货之时,废弃工厂内,三位大爷与十几个壮汉严阵以待。

易中海无奈答应,以半数货物抵债,心痛难当。

对方强势,不答应便有断手之虞。

交易之余,他还需引荐杨厂长,否则后果难料。

易中海只求此次交易顺利,能赚上一笔。

原本预期十几万,如今只剩六七万,但总算回本。

远处卡车灯光渐近,众人面露喜色。

尤其是那十几个混混,相互对视一眼,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批货悉数收入囊中。

人人身上藏着家伙,领头者更是携枪而行。

一旦货物到手,那几位老者岂敢反抗。

若真反抗,领头者定会,此人勇猛无比,曾以一己之力击败十余人,专司冲突之事,故此重任交由他领。

只不过,他有时脑筋不太灵光,需时刻有人照看。

“谁是易中海?”

三辆卡车抵达,司机下车直呼其名。

“我是,我是易中海。”

易中海熟知流程,连忙上前。

“快卸货,我们赶时间。”

司机核对照片无误后,催促易中海卸货。

易中海身后跟着十几人,司机误以为他们是来帮忙卸货的。

就在这时,警笛声骤然响起,众人惊慌失措。

“怎会有警察?”

十几个混混吓得脸色苍白,警察是他们最怕的。

加之此刻所行之事,一旦被擒,后果远比严重。

“莫慌,这非真警察。”

“上次接货时,也遇到过,一群假警察来抢货。”

“定是假的,又来抢货了。”

刘海忠此时挺身而出,有了前车之鉴,他断定这不是真警察。

此乃抢货之举,或许与前次如出一辙。

“抢货?以前也这样?”

,敢抢老子的货,我宰了他。”

勇猛的混混头目一听是抢货,怒不可遏。

这些货物价值连城,岂能容忍他人染指。

眼见逼近,混混头目从衣内掏枪,一串倾泻而出。

“我,混混头目,谁敢抢我的货!”

“听说了吗?咱们院子的三位大爷都被捕了。”

“他们真的走私了?”

“那当然,听说还动了枪,死了好几个人。”

“咱们院子的那三个大爷,怎么敢这样啊!”

“谁知道呢,警察去抓的时候,直接就开火了,还有十几个拿刀的人呢。”

“这事可闹大了,那三个大爷还能回来吗?”

杨建国回到院子,听到的全是这些议论。

他一脸无奈,事情竟然严重到这种地步。

五六条人命,三个大爷,还动枪,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杨叔,你回来了。”

正当杨建国想了解更多情况时,一个女人走了过来,是小当,一脸笑意地看着他。

“你有什么事?”杨建国停下脚步,也不急着回家了,免得这女人跟过去引起闲话。

“杨叔,怎么好久没见你去饭店了,你不管饭店了吗?”小当拦住杨建国,自然有她的原因。

她在饭店干了几天,突然感觉被针对,还被经理罚了二十块。

她觉得经理不怀好意,想占她便宜,这些罚款手段就是想逼她就范。

这怎么可能,就算要“被规则”,那也应该找杨建国,而不是一个小经理。

所以她想找杨建国告状,再这么罚下去,一个月工资还剩多少?

“我忙着呢,哪有时间管饭店。”杨建国不以为意,一边和小当说话,一边继续听那三个大爷的八卦。

闯下这么大的祸,他们还能回来吗?

杨建国也不确定,毕竟他们的身份都不简单。

不说别的,以前院子里有人走私被抓,第二天就给放了,还成了受害者。

这简直不可思议,明明参与销赃,都够判刑的了。

所以啊,有些话还真不好说。

“怎么会呢,我听饭店的人说,以前杨叔你经常过去啊。”小当感觉,杨建国似乎在躲着她。

为何以往常去,现今却不再踏足?

“以往饭店尚未步入正轨,我自然得多去瞧瞧。”

“现今一切运作正常,我还去作甚,你究竟有何要事?”

杨建国面露不悦,去饭店作甚,给你可乘之机吗?

杨建国无意给予机会,这小当绝非善茬,真要招惹,只会徒增烦恼。

“杨叔,我被饭店副经理针对了,这两天罚了我二十元工资。”

“我感觉他没安好心,您能否出面帮忙说说,别让他对我有偏见。”

小当无奈,本想套近乎,但见杨建国态度,只好直奔主题。

“针对你?这话可别乱说,前厅经理不是刘岚吗?她怎会针对你?”

杨建国半信半疑,实则心中早有计较。

罚款之事,乃杨建国告知江天爱,江天爱从中得益。

“不是刘岚,是副经理,男的,整天色眯眯地盯着我。”

小当连忙更正,她所指非刘岚。

“胡说八道,副经理为人正直,我看是你多想了。”

“平时好好干活,没犯错怎会罚款,别开玩笑了。”

“以后别找我谈这等事,若真觉被针对,辞职回家便是,在家总没人针对你吧。”

杨建国语气生硬,言下之意,你可以走了。

媳妇已步入庭院,小当绝不敢踏入后院。

再厚颜,也不敢在杨建国媳妇面前放肆。

“媳妇,今天厂里情况如何?”

杨建国见媳妇,满面春风迎上前去。

“能有什么事,就是生产跟不上销售,今天又被催货了。”

“你那边怎样,真要去银川平原投资建厂吗?”

厂里如今生意兴隆,数千人生产的货物供不应求,每日经销商络绎不绝,生怕货物被抢。

杨建国今日未去厂里,被召去参加会议。

会议名为“移民计划先进个体支援大会”。

顾名思义,会议目的不言而喻。

“若是不去,日后恐遭排挤。”

“况且提供了诸多政策,一旦加入便成先进个体企业,享受免税待遇,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