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尽孝(1 / 2)

杨建国当然不会告诉傻柱真话。

关于梁拉蒂的事,更不能提。

‘神神秘秘的,输了记得赌约。

傻柱不在乎,满脑子都是赢了娶媳妇。

‘放心,我说话算话。

杨建国暗笑,傻柱能赢,母猪都上树。

接下来的日子,杨建国期待好戏开场。

‘媳妇,我回来了。

回家,杨建国直奔媳妇。

这事得跟媳妇说,她也得看。

这么精彩的事,不能独享。

‘叫什么叫,你媳妇又不会跑。

杨建国无奈,家里竟来了傲娇的大姨子江天美。

想想也是,大姨子是媳妇的姐姐,不奇怪。

‘杨建国杨建国,昨天你家那女的谁啊,真漂亮!’

次日上班,傻柱一脸兴奋跑来。

‘谁跟你也没关系。

杨建国无语,看傻柱的表情,就知道看上大姨子了。

不奇怪,傻柱见一个爱一个。

若能专一,也不至于单身。

这性格,真让人无语。

‘我就是问问嘛。

“如果我赢了赌约,你能不能帮我牵个线?”傻柱满心期待,那女子之美,堪比杨建国之妻,更兼独特气质。

“你就别瞎想了,专心演戏吧。”杨建国无奈道,“万一露馅了,别怪我反悔。”

杨建国深知傻柱与大姨子之间是不可能的,更别提傻柱与秦淮茹那不清不楚的关系,他认为傻柱配不上任何好女子。

“行,我记得呢,你放心。”傻柱虽感失望,却也明白,唯有赢了赌约,才有机会让杨建国帮忙介绍。

“杨师傅,您和我师傅在聊什么呢?”马华一脸谄媚地凑近,帮杨建国切菜。

他早已放弃从傻柱那里学艺,因傻柱吝于传授真本事。

“没什么,你师傅这人,看不清形势,我给他上一课。”杨建国心中暗想,这赌约就是一场现实教育。

“我师傅那人,您就别白费心机了,上课也没用。”马华深知傻柱性情,“多少人告诉他秦淮茹在利用他,他都不听。”

杨建国对马华的了解感到并不意外,毕竟两人在厨房共事多年,马华对傻柱了如指掌。

而傻柱也一直觉得马华脑筋不转弯,其实马华对他也没好感,觉得他像个傻子,被秦淮茹耍得团团转。

只是因傻柱在厨房称霸,无人敢在他面前说真话。

“你就别管你师傅了,好好练厨艺,转正才是当务之急。”杨建国摇头,傻柱并不得人心,只是以前厨艺独步食堂,学徒不得不巴结,又因他霸道,无人敢惹。

唯有刘岚,仗着与副厂长的关系,敢与他顶嘴,却也常被气得跳脚。

傻柱的嘴,确实厉害。

“我也这么觉得,我得好好学厨艺。”马华回应道。

“家里最近给我介绍了对象,若能确定关系就打算结婚。”马华干活利索,满脸期待。

在杨建国身边这段时间,我学到的比跟傻柱学徒几年都多。

傻柱以前在小灶忙时,总让我避开。

“恭喜你了。”杨建国笑容可掬,对学徒从无傲慢。

毕竟,未来的学徒可能成为宝贵的助力。

“杨建国,有点事跟你说。”我开口道,“咱院子的聋老太过几天生日,大爷提议大家凑份子办桌好酒好菜。”

“这事儿你可不能推辞,你有能力。”这时,傻柱插话进来。

“她过生日跟我没啥关系,别扯上我。”杨建国摇头,对此毫不在意。

“以前聋老太过生日,你家那位可没少送东西。”傻柱提醒道,他知道杨建国前妻以前对聋老太颇为照顾。

“但我现在离婚了,新老婆才不管她呢。”杨建国不客气地说,“我甚至希望那老太太早点走。”

杨建国对傻柱的无谓言论感到无语,自己与聋老太已无关,他还扯这些。

“我还想说,借聋老太生日改善下你们关系呢。”傻柱试图劝解,“毕竟,她也算大院里的长辈。”

“那是你的长辈,我们杨家的祖宗姓杨,她算哪门子祖宗?”杨建国瞪了傻柱一眼,一提大院祖宗他就恼火。

“行行行,你不愿意就算了,我好心当成驴肝肺。”傻柱无奈,他觉得自己的建议是为杨建国好。

“傻柱,我一直好奇,你为啥对聋老太那么好?她跟你又没亲戚关系。”杨建国不解地问。

杨建国心中充满好奇,为何会给无血缘关系的长辈养老送终,这在他看来极为不可思议。

毕竟,聋老太与何家并无丝毫亲属联系。

“可当年我父亲离家出走后,不是聋老太与一大爷照顾我和妹妹的吗?”傻柱毫不犹豫地说出了答案,没有丝毫迟疑。

当年何大清消失,整个院子里,唯有聋老太与一大爷夫妇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兄妹俩。

因此,傻柱认为孝顺聋老太,为她养老送终是理所当然的。

杨建国好奇追问:“你父亲走时,你多大了?那时的厨艺已经学会了吧?”

杨建国不解,既然聋老太与一大爷夫妇照顾傻柱,那傻柱当时究竟多大?傻柱的厨艺源自何大清,精通川菜与谭家菜,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更何况,傻柱当时还在轧钢厂做学徒,与父亲学习厨艺。

轧钢厂作为正规单位,不可能雇佣童工,即便当时规定不严,至少也得十六岁才能进厂。

按学徒年限来算,傻柱年龄应该不小,怎会需要他人照顾?

学徒期间,工资也有十八块,傻柱与妹妹两人,一个月十八块的生活费,理应过得还算宽裕,怎会需要照顾?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杨建国。

“嗨,我爸走时,我刚在轧钢厂转正,才十九岁。”傻柱轻描淡写地回答。

这话一出,杨建国瞬间恍然大悟。

十九岁,傻柱已非孩童。

工作转正,成为十级炊事员,月薪二十七块五。

这……还需要照顾?两人加起来二十七块五,一个月吃肉都不成问题。

“你转正了,工资二十七块五,对吧?你和妹妹就两人,还需什么照顾?他们究竟照顾了你什么?”杨建国忍不住追问。”嘿,何大清跑了后,雨水难过得整天哭个不停。”

“我又得上班,所以是龙老太帮忙安慰她。”

“那时我们和聋老太一起吃饭,雨水过了好几个月

才渐渐好转。”

傻柱坦诚相告,这事过去多年,他早就不在意了。”你妹妹那时候多大?“

杨建国忍不住问。”何大清走的时候,雨水才十二岁。”

傻柱想了想回答。

这些年,傻柱对何雨水也不太上心,都快忘了。”我明白了。

我再问问,当时聋老太是养着你和雨水吗?“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父亲离去后,有人陪着,却要好几个月才恢复过来。

你确定你是在安慰,而不是整天让她沉浸在悲伤里?

十二岁的孩子,伤心时没人安慰,几天也能缓过来。

几个月,显然是有人一直在旁边提这事吧。”那肯定不是,我怎么能让老太太出钱呢?“

“而且我那时一两个月工资二十七块五,我和雨水都有粮食供应。”

“我们只是在老太太那儿一起吃饭,让她安慰一下雨水。”

“饭都是我做的。”

何玉柱激动地解释,他怎么可能吃老太太的。”哦,我懂了。”

这时,杨建国无需再问了。

这哪里是聋老太安慰雨水,简直是利用雨水还差不多。

更甚者,一起吃饭时聋老太其实是吃这对兄妹的,占他们便宜。

说什么何大清跑了,聋老太和大爷两口子照顾傻柱兄妹,原来是这样啊。

这也太过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