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开会(1 / 2)

“这还不简单?因你条件不佳,因你贫穷,因你负担重,因你名声狼藉,因你人品欠佳,更因你暴力。”杨建国直言不讳,句句刺耳。

“何意?你找茬吗?”傻柱不服,杨建国所言与他自认大相径庭。

傻柱最为自豪的,便是自己的条件。

“那你说说,我哪句话说错了?”

杨建国面露无奈,显然觉得傻柱是典型的自我认知不清。

“你说我负担重?哪里重了?我一人吃饱全家无忧,何来负担?”傻柱反驳道,一脸的不服气。

他妹妹已在纺织厂工作,无需他抚养,出嫁后还能空出房间,他觉得自己毫无负担。

“你没负担?你是院里负担最重的。”杨建国冷笑,准备以理服人,让傻柱无言以对。

“聋老太你不养?将来你不给她养老送终?”杨建国问道。

“这……得养吧。”傻柱犹豫了一下,确实无法否认。

“一大爷两口子呢?你养不养?”杨建国继续追问。

“那……养呗。”傻柱无奈回答,毕竟养老保证书都写了。

“秦淮茹一家,你是不是一直在接济?以后也得继续吧?”杨建国再次发问。

“肯定的,秦姐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还有个婆婆,多不容易啊。

咱们是爷们,得帮一把,这肯定的。”傻柱说起这个,还得意洋洋,觉得自己做了大好事。

“那你还说自己没负担?聋老太加上一大爷两口子,就三个老人了。

再加上秦淮茹一家五口,你说自己没负担?你怎么好意思?”杨建国反驳道,“将来你父亲何大清养老,还不是得回来找你?你这叫没负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别开玩笑了。”

傻柱被说得有些无语,仔细一想,这些确实都是负担,而且比别人重得多。

四五个老人需要照顾。

“那我人品怎么就不行了?”傻柱不服气,想在别的方面找回面子。

“你人品?还用我说吗?”杨建国冷笑道,“你自己在轧钢厂偷了多少年了?要不是你偷东西,我至于从二食堂调过来吗?一个贼,还谈什么人品?”

“话不能这么说吧,那是剩菜剩饭。

只许他们厂领导压榨工人,就不准我沾点光?”傻柱辩解道。

“咱们厨子,拿厨房里的东西怎能算错?这可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傻柱心生不服,自觉比厂领导强太多,身为厨子,拿些厨房里的东西理所当然。

“厨子拿东西,绝非天经地义。”

“老祖宗确有规矩,厨子在厨房可吃,但不可私取。”

“取,便是偷,不容狡辩。”

“你言厂领导压榨工人,你便想跟着喝汤?那你与他们何异?”

“他人行恶,你便效仿?岂有此理!”

“你任厨房班长时,一食堂为带剩菜回家,打菜时故意手抖,致使多少工人转投他处就餐?”

“你的所作所为,不过仗着小权欺压劳动人民,剥削工人阶级,将资本主义风气带入工厂。”

“此等行径,枪毙亦不为过。”

杨建国显然已醉,竟胡诌什么老祖宗的规矩。

傻柱心惊,生怕杨建国酒后失言,自己遭殃。

“休要胡说,咱们不过闲聊,莫给我扣帽子。”

傻柱惶恐,杨建国这话若传出,他恐难逃一劫。

“怎的?你做得,别人说不得?”

杨建国不惧傻柱,若傻柱不收敛,他必将这些话传扬出去,让傻柱倒霉。

“别别别,我不拿了便是,饭盒都不带了。”

“行,你人品不佳我认了,但至少你不暴力吧?”

傻柱心生畏惧,杨建国的嘴太过厉害,小事经他一说便能闹大。

“你不暴力?许大茂的伤谁打的?”

有理便动手,无理亦打人,竟还自称不暴力?这话,大院里谁会信?

“我那是对许大茂,若娶妻,我怎会动手?定会视若珍宝。”

傻柱又不甘心了。

“得了吧,你这爱动手的习性,遇事便想先打再说。”

“谁若嫁你,将来起了争执,你还能忍住不打老婆?哼!”

傻柱的暴力,已是习以为常。

谁能确信他婚后定能安分?

也就秦淮茹能管住傻柱,让他不乱来。

换个女子,还真当他是个善茬?

“罢了,无需多言,我回了。”

“这酒赠你了。”

傻柱神情略显沮丧。

“且慢,我还没讲完。”

“问你一事,可知二大爷家的刘光齐,结婚耗资几何?”

杨建国觉得打击尚不够,欲走又止。

“刘光齐结婚能花多少?二大爷那般吝啬。”

傻柱不以为然,娶妻不过几十元之事。

“且听我细算。”

“刘光齐结婚,掏空了二大爷的所有积蓄。”

“二大爷乃七级钳工,月薪近八十。”

“他家近年无大开销,月花费不过三十。”

“你说,这十年刘海忠攒了多少?”

“就算前几年非七级,少说也有四千。”

“刘光齐结婚花光他的积蓄,至少三千。”

“娶妻可没你想得那般容易,你以为几十元就行?”

“就说秦淮茹,一个村姑,当年嫁贾东旭,还置办了一台缝纫机,加上彩礼等,花了好几百。”

“一个没户口、没供应粮的村姑,尚且如此。”

“你有钱吗?积蓄几何?”

“傻柱,你想娶妻,瞧瞧自己的家底,娶得起吗?”

“整天喊着三十五块五的工资花不完,真是好笑。”

“咱这院里,工资比你低的又有几个?”

“除了学徒、新人,哪个工资不比你高?”

“学徒钳工,两年转正,三年少说也是个熟练工,月薪四十多。”

“就你一人,显得钱富裕。”

“可真若结婚了,那点钱还要养家,还多吗?”

“生了孩子,你那点钱够用吗?”

“到时候,你比贾家还难。”

“你还接济秦淮茹,不知攒钱,可笑至极。”

“娶妻?呵呵……”

“还需我继续吗?”

若我是你,定会卸下那些无谓的重担,专心积蓄,方能迎娶心爱之人。

不然,即便成了家,又如何养得起,更遑论繁衍后代。

望着傻柱尴尬的神色,杨建国心中暗喜,今晚或许能多喝几盏。

那几句言辞,无疑是挑拨离间。

假使傻柱真与聋老太疏远,那便有趣了。

说到底,傻柱若明智,早该甩掉那些能弃的重担,如秦淮茹一家、聋老太,皆不予理会。

对于一大爷那边,他确实无能为力,债台高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