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载具(1 / 2)

本章着重对重力系统驱动型空中航行舰船,进行介绍,涉及最普通的航天战舰、特化型的航天母舰、扬陆城。

一、电磁重力引擎

1.电磁力

电磁力是处于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带电粒子所受到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促使一般物质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由于电子与原子核分别带有的负电荷与正电荷,它们彼此之间会以电磁力相互吸引,使得电子移动于环绕着原子核的原子轨道,与原子核共同组成原子。分子的建构组元是原子。几个邻近原子的电子与电子、电子与原子核、原子核与原子核,以电磁力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主导与驱动各种化学反应,因此促成了所有生物程序。

2.电荷力升比

电荷数量与电荷斥力克服单位重量抬升的高度之比,数值越低效果越强

3.第一代电磁斥力引擎

通过战舰底部施加高强度电场引起战舰底部和地面之间形成异种电荷,再对战舰底部的电荷通过加速甩出底板,不断地将富集的电荷甩出,从而使得地面电荷与战舰底部电荷同性,利用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实现反重力飞行。

4.第一代电磁重力航天母舰

由路易斯安泽利亚帝国设计师桦南声·斯普利昂于公历4527年完成制作,搭载的改进版电磁斥力引擎,荷载100吨飞行了40秒,耗能达到惊人的540万千瓦。

5.第二代电磁斥力引擎

在对第一代电磁引擎的改进中,通过对舰底中正、负粒子通路的冷却,实现了更低的功耗。液氮的储量又成了问题,于是电磁斥力引擎只能作为实验室试作型,而如此大功率的引擎被用来制作卫星炮。

二、反引力波重力引擎

1.引力波

引力波的发现最早在公历1970年,引力波以波动形式和有限速度传播的引力场。按照广义相对论,加速运动的质量会产生引力波。引力波的主要性质是:它是横波,在远源处为平面波;有两个独立的偏振态;携带能量;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等。引力波携带能量,应可被探测到。但引力波的强度很弱,而且,物质对引力波的吸收效率极低,直接探测引力波极为困难。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例如,双星体系公转、中子星自转、超新星爆发,及理论预言的黑洞的形成、碰撞和捕获物质等过程,都能辐射较强的引力波。

2.引力波增幅装置

公历13040年,路易斯安泽利亚帝国皇家科学院通过干涉仪和叠加仪,在近地轨道航天站中将引力波仪器的效果增幅至地球本身引力波的强度。

3.反重力系统研究

众所周知,重力G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即G=g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可以停留在地球上而没有被甩到宇宙空间的原因。当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变时,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当质量越大时引力越大。而反重力系统就是给物体一个反作用力。当这个反作用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这个物体就可以脱离地球的引力。在一定重力与反重力之间达到平衡时。就可以悬浮在大气层与地表之间。当然,我们同样要考虑到大气压强的问题。只有作用与反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我们才能脱离地球引力悬浮在空中。

4.量子收束器

能够通过超高能量驱动环境中的物质进行高密度化,最大限度是强行将物质压成白矮星水平。

5.超高温增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