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肯进食后,身子很快便恢复了,面色红润,也不似之前那般瘦得令人心疼。胡老板见红袖好转,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便令人准备纳妾喜宴。
原来这一年秋天,胡老板的母亲生了大病,身子日渐虚弱。胡老板被老夫人一手拉扯大,对旁人是心狠手辣,对老夫人却是一片至孝,因此请遍了名医,奈何药石无救。最后一位名医把了老夫人的脉象后,摇摇头,叹道:“能用的方子都用了,现在只求多福。胡老板想个法子,冲冲喜吧。”
能冲喜的,自然是喜事。加上胡老板虽然家大业大,连着娶妻纳妾,却一直没有子嗣,这也是老夫人的一块心病,一直催着胡老板再纳妾。
胡老板思来想去,只得同意。之前他让红袖侍过寝,对她还算宠爱,也动过赎身的心思,但醉仙楼老鸨一直不肯放这个能挣钱的花魁走。正巧红袖出逃被抓,不再是花魁,老鸨终于肯把她的牌子挂在外面,胡老板便立刻为红袖赎了身。
于是,红袖就从醉仙楼来了苏州城。
红袖记得刚进胡府时,就被叫到了老夫人房间。老夫人在几个丫鬟的搀扶下,围着红袖转了一圈,一双浑浊的眼睛在红袖身上来回打量。
最后,老夫人皱起眉头,对胡老板道:“儿啊,这丫头……”咳嗽几声,继续道,“瘦,屁股不大,腿并得紧……生不了娃……”
胡老板苦笑道:“娘啊,屁股大的,胖的,腿分得开的,我也娶了好些个了,也没见生出来……这次换个不同的吧。”
老夫人眼神迷糊,颤巍巍地摸着胡老板的脸:“儿啊,不怕……那就再娶。多娶几个,每个月都办喜事……总能生下来的……”
胡老板低声道:“再纳几个,恐怕就要比京城宫里那位还多了,是杀头的祸啊。”
“嗯……”老夫人也不知听见没有,兀自喃喃道,“要生娃啊,没有娃儿,挣再多的钱,留给谁啊?”
红袖于是知道,对胡老板来说,她是给老夫人冲喜的工具,而在老夫人眼中,她又是生孩子的工具。这样的环境下,日子肯定会很难过,但——
但要活下去,活下去才能见到林公子。
然而情况比预料的更糟糕。
就在红袖与胡老板成亲的当晚,老夫人病情恶化,抓着胡老板的手,反复念叨着“娶……多娶……”,在念叨声中,撒手西去。
原本是借着红事来冲喜,不料转眼间成了白事。胡家人忙得不可开交之余,看红袖的眼光也变得怪异,像看扫把星似的。
红袖问心无愧,吃喝如常,但也知道这段时间比较敏感,尽量闭门不出。
但她不惹人,却有人找上门来。
胡老板先前纳的几个侍妾见红袖新来,一起来欺负。红袖初时一再避让,每次见了她们,都低头绕路,但后来,几个侍妾把死猫死狗扔在红袖屋前,对胡老板说是红袖带来的霉运给克死的,让他将红袖卖回青楼。
红袖看着猫狗的尸体,浑身颤抖,这才忍耐不住。
她出身青楼,身边的暗讽明吵几乎每天发生,早已耳濡目染。兼之天赋聪颖,所学颇多,除了市井脏话,偶尔还能夹一两句古语。争吵起来,那几个侍妾合起来都不是她的对手,不一会儿就毫无还口之力了。
“老爷!”一个侍妾正自气愤,见胡老板走过来,立马换出一副泪容,哭诉道,“你看你找了个多厉害的丫头啊!我听说她刚进府里,就悄悄在房间里私会那个长满麻子的乡巴佬,会完了才肯吃饭的。后来她又克死了老夫人,府里猫猫狗狗也倒了霉,我看过不了多久啊,我们就都跟着——”
胡老板皱起眉,瞪着侍妾。他虽然胖,但常年游走于金钱与权力中间,身上有一种慑人的气场。离得近了,侍妾能感觉到皮肤像被刀割一样,不由退了一步。
“你们这些小心思,真当我不明白吗?”胡老板揪过侍妾的头发,狠狠一巴掌扇下去,“一天到晚给我搞事!”
几个小妾长久厮混在一起,此时见姐妹被打,纷纷跪下,一片哭声响起。有的哭诉胡老板只认年轻漂亮的,不管糟糠之妻;有的抱怨红袖进府之后,胡府上下不得安宁……
这哭闹声混在一起,直如刀刮碗壁,聒噪不已。胡老板眉头皱成了川字,脑袋隐隐疼痛。这几天府里事多,生意又出了茬子,饶是他长袖善舞,此时也不堪其扰,对管家耳语几句,便转身离开。
几天后,红袖被管家带着,离开了胡府。苏州城对她而言是全然陌生的城市,她跟着管家,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城北边缘一个小宅院。
“以后,你就住这里。老爷偶尔会过来,”管家离开之前,瞥了她一眼,“别乱跑。”
这处宅院是胡老板早年间盘下的,地方不大,胜在幽静,本来打算盘下之后作避闲清静之用。但胡老板生意越做越大,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很快就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时间过来,宅子也因此荒废了很久。
这样也好,红袖便跟两个丫鬟住在这里,平时做些女工,看看书。这是红袖喜欢的日子,无人打扰,平静如水。
唯一一次有外人来找,是住进来一年后的秋天。有人敲宅院的门,但被门房拦住了。红袖站在二楼亭角,远远看过去,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木匠张老二,她的父亲。当年她被张老二卖给陈麻子,好不容易逃回去,张老二又暗中通知陈麻子把她接走,父女情谊已经很淡。此时看到父亲,她犹豫了很久,终是没有下楼。张老二被门房拦住,不停地说着什么,但太远了,红袖听不清。过了很久,张老二朝里面望了一眼,便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红袖搬过来之后,胡老板也差不多隔一月便来一次,休息一夜,第二日清晨离开。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不知觉间过了两年多。
这一年冬天,天气异常的冷。胡老板在一个夜里过来,受了风寒,第二日早上便咳嗽不止。
“要不,在这里休息几天吧。”红袖看着他咳嗽得厉害,劝道。
胡老板摇摇头,道:“最近邪了门了,生意到处碰壁,我得去京城一趟。”说完,便披上毛裘,上了早已备好的马车。上车后,他又把头伸出来,冲红袖道,“你快些进去吧,天寒。”
这几年,胡老板对红袖的态度也在变化。许是府里那几位夫人妾室太过厉害,一心争宠夺利,教人寒心。而只有红袖淡泊无求,在她身边,才能得到片刻安宁。
看着马车驶进一片萧瑟西风中,红袖也有些失落。这两年相处下来,胡老板虽然一直霸道,但总算待她不错,也给了一片在乱世里安身休憩的住所。而且胡老板虽然并不算好人,但其实也不是坏人。
她想了想,打算亲自煎碗风寒药,送去胡府。于是吩咐丫鬟,穿了大衣,一起去向城里药房。
她们刚动身,宅院门房便跟了上来,不远不近地走在她们身后。这是胡老板派来看着她的人,只要红袖出门,便如影随形。
红袖早已习惯,也不理会,径自来到苏州城最大的药房。今天药房里没什么人,只有一个个子矮小的小伙计守着。大堂中央挂着一块烫金牌匾,上写四个大字——医者仁心。
红袖开了些驱寒的药,由小伙计逐一称好,各自拿桑皮纸包了,以细绳扎成药包,提成一串。这药房跟胡府也是常来常往的生意,因此红袖把药接过,便让小伙计记下账,年底去胡府一次结清。
“这可不行,掌柜吩咐过了,不能赊账。”小伙计生得嘴脸尖利,一双戳人的眼睛盯着红袖,道,“姑娘还是把账结清吧。”
红袖道:“还怕府里赖账不成?往年都是过年的时候,掌柜的去找胡老爷清账。”
小伙计翻了个白眼,道:“姑娘是真不知,还是装糊涂?”
红袖愣道:“什么?”
“可不是我多嘴啊——现在苏州城里可都在说,”小伙计凑近了红袖,压低声音,“胡老板恐怕……”
话未说完,门帘掀开,一股冷风灌了进来。
小伙计皱皱眉,看向门口,却是走进来了一个衣着寒酸的瘦高个男子。这么冷的天气,这人只裹了件粗布袍子,腰上扎了条麻裤,因人太瘦了,衣服显得空空****,冷风能从袖子里钻进去,再从裤管下溜出来。他低着头,但看得到脸上布满了愁苦,以及褐色的麻点。
红袖眼角一缩——陈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