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整个研究室沸腾了。所有人嘴里都在嚷嚷着“地外文明”、“外星人”之类的词汇,令卢慎大惑不解。
贾滨见状,便对他解释,这八个数字是最小的八个素数。
“只有对数学、尤其是数论有所研究的文明,才会特意留下这样的符号。毫无疑问,这是智慧的结晶。”
“噢,明白了。那么,这一圈素数符号是不是与别的符号不同?”
卢慎反复翻阅屏幕上的照片,然后询问贾滨:“难道说,这个小点,和围绕它旋转的八个素数,代表着球体的顶端?因为不管什么文字,总要有一个开头才好阅读啊。”
“有道理,它们可能在提示我们该用什么顺序来阅读这个球体。”身边几个研究员也围过来,认真检查屏幕并开始热烈讨论。
“不如暂时设这里为球形的顶点吧。”
“是上顶点还是下顶点?或者表示别的方向?”
“都试一试。说不定表示底部顶点,因为它本身是在南极点附近发现的。”
“有道理!我马上去打几个电话喊人过来支援。”
“太惊人了。这让我想到了阿雷西博信息。必须尽快解开球体上的密码。”
“这下北京那边要有的忙了。我们也得抓紧,免得被人抢先!”
……
热闹的场面在研究所里持续了好些天。卢慎借住在贾滨的休息室里,每天都看到有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来这里拜会。在这种场合下,他显然不适合出面,于是每天都特意避开人群,在图书室或研究室外闲逛,或者在休息室里用电脑做着自己专业的课题。
每天晚上,他都与贾滨一起吃饭,贾滨会向他透露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两个礼拜之后,研究所里不少人都去了北京,因为计划有了变动,那颗球体返回国内后将直接被运往北京。贾滨自然也要跟着过去。
在临近春运开始的一天上午,贾滨收拾好行装,请卢慎在某个西餐厅吃了最后一顿饭。这顿饭吃完,他就要坐飞机去北京加入专项小组了。
“非常抱歉,尽管我多次申请,可他们还是不肯批准你一起去。对不起。”他很诚挚地向卢慎表达歉意。
“真的没关系,你已经道歉太多次了。我压根帮不上忙啊。只希望最后结果出来以后,你能告诉我一声就好了。”
“这没问题。到时候我们微信联络。这违反保密规则,按道理在调查期间,我们是不可以与外界联络的。但我想你是靠得住的。”
卢慎百无聊赖地挑动盘子里的意大利面,说道:
“今晚我也回学校去了。讲实话,我宁愿自己不知道这么多。我这等碌碌无为的人,手里做的这些庸常琐事,跟发现外星遗迹这种事情比起来,简直低微无聊得要死。现在我真觉得自己的人生实在是无聊透顶。”
“别这么说。谁的一生不是这样度过的?”
“你,还有你那些同僚,就不一样……”
两人聊了很久,之后终究还是分别了。
当夜,卢慎坐高铁回到了自己的城市,等待贾滨发来关于那个球体的更多秘密。
这一等,就是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