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养殖区的升级(2 / 2)

即便土地里面出现杂草,估计还是胚胎,就会被人清理掉。

不过,李潇却不丝毫不担心牧草的问题。

他虽然有着不少的土地,可以种植这些牧草,但是他却并没有这样做,毕竟系统里面兑换牧草的价格实在太低了。

相比起每天奶牛能产出的牛奶,那一点干草花销,对他来说压根不算什么。

一头奶牛一天只需要两点生存点就能养活,可比养活一个人还要便宜。

但是生产出来的牛奶却够几十人使用,制作出来的奶制品,更是让大家的食谱变得更加丰富。

说真的李潇甚至都有考虑过,是不是再找司徒家多买几头奶牛来养。

最近长期以往,养这些奶牛能产生的经济价值是非常高的。

鲜牛奶可以让自己的船员喝,多余的那些奶制品则可以用来对外贸易。

本身的稀缺性以及容易保存的特性,很可能让这些奶制品的价格会非常高。

别看现在末日之后物质缺乏,那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的。

对于一些高层和领导,基本的物质还是不缺的,像是牛奶这种奢侈品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吸引的。

毕竟这些人在末世之前就过惯了好日子。

现在突然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断崖式下跌,是万万不可能让他们接受的。

不过现在海燕号上的奶制品数量还不算多,所以李潇并不打算交易。

至于购买新的奶牛的事情,也并没有被他立刻提上日程。

毕竟这种事情说是交易,但其实也是在欠别人人情。

谁家养一头牛都不容易。

只要有足够的饲料,一头牛就等于1头会下金蛋的母鸡,谁又会愿意把这样的东西出售?

几头大型牲畜并没有怀孕的意思。

按照冯云这位兽医表示这是正常情况,这几头大型牲畜虽然已经成年了,但是并没有到**期。

只要等到下一年的**期,在他的帮忙下,大概率就能让这些大型牲畜怀孕,很快他们的种群就会扩大。

对于下一年的事情,李潇也没有着急。

既然这些大型牲畜当时不可能繁育下一代,那么他们居住的空间就暂时不需要扩张,等到时候他们怀孕了,再扩张它们所在的繁殖区也不迟。

不过2号繁殖区虽然不需要升级,但是一号繁殖区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虽然经过几次升级,让一号繁殖区的空间扩大了好几倍,然而家禽的房子速度可不是盖的。

普通的白羽鸡每天就能产下一个,但哪怕本身的受精卵只有50%,一天就能产下几十个受精鸡蛋。

之前就说过,鸡蛋的孵化时间非常的短,大部分的鸡蛋在20到25天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孵化。

经过这几个月的不断孵化,现在白羽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400.

之所以只有400的数量,主要还是因为李潇对他们族群的数量进行了控制,不然这个数量早就翻倍了。

至于那些被控制的族群早就成为了大家的食粮不对,应该早就成了泥土里的肥料了。

然而,即便是厨房不断的吃掉,那些已经成年的白羽鸡。

养殖区内的空间也完全不够用,

毕竟,养殖区内除了白羽鸡以外,还有绿头鸭以及信鸽。

绿头鸭以及信鸽经过一定时间段稳定养殖之后,也开始了下蛋。

和白羽鸡的待遇一样,绿头鸭以及信鸽,在群体数量达到了100之后。

李潇也没有继续让他们继续扩大。

毕竟有些时候东西不是越多越好的,太过密集的养殖范围,只会导致养殖条件迅速恶化,从而使得这些家禽生病。

现在整个养殖区内不包括那些还在培育的受精卵。

总体的价钱数量已经达到了600的数字,这个数字已经是大大超过了养殖区内可以承受的极限。

扩大养殖区或者增加新的养殖区,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看着系统提出的不同选项李潇陷入了思考。

其实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家禽本身的需求非常一致,无论是白羽鸡绿头鸭还是信鸽的生存环境都是一样的,就连吃的饲料差不多。

否则,他没法在同一个养殖区内同时养殖这三种家禽。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家禽之间的细微差异,很可能导致养殖期间出现什么问题。

毕竟如果真的完全没有问题的话,以前的大型养殖场,就不会单独养殖某种家禽或者动物,而不是混养。

这就证明混其实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只是现在的规模还不大,所以这种风险才并不明显。

李潇并没有立刻作出决定,船上还是有专业人士的既然自己犹豫不决,还不如问问专业人士的意见。

李潇:

“冯兽医,如果我想扩展家禽养殖区,你这边有什么建议?”

“是直接扩大原本的养殖区域面积,还是将三种不同的家禽分开单独的养殖?”

听到李潇的询问,冯兽医,压根没有丝毫犹豫:

“当然是后面这一种!”

“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和船长反映了,只不过我担心船长以为我是想偷懒减少工作,所以才没有提出。”

李潇挑了挑眉。

对于这种事情,他是完全不知情的,在海燕号的规模变大之后,原本需要亲力亲为的养殖区和种植区,他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动手了。

毕竟,海燕号现在的船员那么多。

就算这两个地方有工作,需求也压根轮不到,他这个船长早就被其他的船员给分摊了。

所以除了偶尔心血**,去看两眼,或者问两句。

其他时间,他压根不会进入环境比较恶劣的种植区和养殖区。

种植区还算好,虽然有使用粪便作为肥料。

不过那些粪便本身就经过了发酵处理,味道还不算太大。

加上种植区是有通风系统的,所以环境还不算太差。

但是养殖区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随着家庭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多,每天造成的粪便亮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虽然负责家禽区的船员每天都有进行日常的清洁,但是为了节约淡水,肯定是有一些地方无法照顾到。

所以,其实李潇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到养殖区看过了。

同样的林国栋本身就是中产阶级,对于这种恶劣的环境也并不喜欢。

所以林国栋出现在养殖区的可能性也不大。

这就导致了负责养殖区的船员,想对他们反映问题其实是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