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技压全场(1 / 2)

当即,一个看不惯许一秋的年轻学者就从座位前站了起来。

“他许一秋凭什么能当科研组长?”

“就凭他是由国家举荐来的吗?”

“那这跟靠背景上位有什么区别?”

此话一出。

现场的众人全都跟着议论了起来。

都觉得许一秋肯定是靠走后门才进来的。

“如果一个人靠走后门,就能轻而易举的拿到实验组组长的位置。”

“那我们这些努力了这么久的研究员又算什么呢?”

“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国内的科研领域,还有什么希望!直接原地解散吧!”

他愤怒的说道。

台下的众人更是一个个义愤填膺。

“就是,他有什么资格,刚来就能当上组长?”

“我们在座的各位,哪一个不比他更有资质?”

再次看向许一秋时,一些研究员们的眼神除了不屑,更多的则是仇视。

显然,吴富国的这一抉择,彻底引发了他们的不满。

此时,台上的吴富国,倒是显得十分镇定。

似乎早就已经意料到了他的决定,大概率会引发科研团队们的怨气。

他转头看向台下的许一秋。

想要看看对方应该如何解决眼下的质疑。

在他看来。

一个人能够担任项目组长。

除了过于扎实的能力之外,也需要具备过人的胆识和魄力。

如果许一秋连应对这点问题的魄力都没有。

那就算他选择了对方做项目组长,那之后也会因为质疑,遭到项目组全体成员们的不服和抵制。

所以,吴富国的内心深处,是想有意考验一下许一秋的。

倘若他无法应对质疑声。

哪怕他有足够的业务能力,最终也只能退居二流,充当科研技术顾问。

而此时台下的许一秋,在面对众人不善的目光和质疑声中,依旧保持着淡然自若。

紧接着,在众人疑惑的注视下。

他缓缓起身走上了讲台。

“我知道大家对我的年龄和资历都感到质疑和不满。”

“认为我没有能力做项目组的组长。”

“倘若是大家做了组长,不妨问问自己,你真的有足够清晰的思路,解决目前的光刻机难题吗?”

许一秋站在台上,面无表情的望着台下淡然说道。

如此狂妄的话。

再次引起了台下众人的愤然。

“别说风凉话。”

“你敢抛出这样的问题。”

“难道你就能解决?”

底下一名年轻的研究员轻蔑地看着许一秋,直接讥嘲道。

许一秋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

而是来到台上的黑板面前,用粉笔在上面简单的绘出了一张简陋的模型图。

“刚刚吴院士说了,目前我们最主要的难题,就在光刻机的光学系统和极端紫外光源上面。”

“我们先从光学系统上面分析。”

“众所周知,光刻机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和投影系统以及检测系统。”

许一秋一边说着,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面写下了相关技术名词。

台下的众多科研学者在看到这一幕后,这才稍微冷静了下来,重新坐回了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