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召开小组会议。他不是直接下达命令,而是将分析结果用简单易懂的图表展示给大家看,引导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大家看,这是我们统计的,每天因为交接班不清、工具准备不到位导致的非计划停机时间,加起来居然有将近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设备空转的耗电就是个巨大浪费!”
“刘师傅提的建议很好,给这台老轧机的传动轴加个隔热套,确实能减少不少热损失!”
“李大哥说的加热炉保温层局部破损的问题,我已经打了报告,申请后勤科尽快维修。”
他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都融入方案中,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的贡献被重视。最终的攻关方案,是一个包含了数十项具体改进措施的集合体,既有技术革新,也有管理优化,甚至还有激励措施。
方案上报后,得到了厂领导的高度认可,很快批准实施。
接下来的日子,陈凡几乎以厂为家。他穿着工装,和工人们一起蹲在车间里,调试设备,监督施工,培训新操作规程。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油污弄脏了他的双手,但他毫不在意。
他的专注、专业和身先士卒,彻底折服了小组的所有成员。就连最初对他抱有疑虑的人,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陈工,没的说!是真干实事的人!”
冉秋叶偶尔来厂里找他,看到他在车间里忙碌的身影,眼中充满了骄傲和柔情。她会悄悄把洗好的水果或炖好的汤放在他办公室,留下了一张写着“注意休息”的字条。
陈凡全身心沉浸在技术攻关的世界里,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暂时将大院里的蝇营狗苟和外面的风风雨雨抛在了脑后。这种纯粹的、充满挑战又能创造价值的工作,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他就像一颗铆足了劲的螺丝钉,牢牢地铆在了红星轧钢厂这台巨大的机器上,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坚实而明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