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家庭购买电脑的数量虽然逐渐地多了起来,但大部分的计算机采购还是来自大型企业和网吧。
如果能够和渠道商或者是电脑品牌方合作,产品能够顺利出货,后续就可以彻底的自给自足了。
两个人风尘仆仆,一身狼狈,却是相视一笑。
两个人在中关村附近找了一处比较安全的酒店,之后先把货物给放好,随后联系中关村商场的管理方。
萧江直接大手笔,花了10万块钱租了中关村广场正门口的空地。
这里时不时也会有一些品牌方过来做推销。
萧江给10万块钱只住了两天,给出的价格要比很多品牌方和商家给得多。
紧接着,萧江又联系当地的广告公司把舞台给搭建了起来。
舞台不用搭建得有多好,但是一定要干净整洁,而且要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
最重要的是在所有可以标注文字的地方,萧江是标注两排文字,一个是川江科技公司的名字以及logo还有一个就是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
周末一大早。
萧江和杨凌还没有来到舞台现场时,这里已经围满了不少人。
有一些是中关村原本的商家,大家看着舞台布置上面的logo和一些宣传语窃窃私语。
“我的天哪,这是不是前段时间新闻联播上面说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
“就是那个叫做碳晶氧化石墨烯氧化钛的,怎么在这里搭建舞台了?”
“肯定是过来销售的吧。”
“不会是骗子吧!”
“应该不是吧,中关村这么大的地方,谁到这里来搞诈骗,那不是分分钟被发现吗?”
在人群之中有一个年轻人刘东,他已经是全国多家VCD和DVD碟片刻录机的总代理,他也过来凑热闹。
萧江和杨凌来到了现场,很热情地向来往的商家以及顾客介绍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硬盘,并且表示自己就是新闻联播中的川江科技公司的负责人。
众人还是有些不相信,他们以为新闻联播播放的东西一般都是在高科技实验室里面,没有想到新闻联播前几天刚刚播出,现在产品就已经出来了。
杨凌也是个狠人,询问的人太多了,他也懒得一个一个地介绍,所以按照他之前和萧江之间的计划,直接在中关村买了一台电脑。
电脑的机箱给拆开,把主板、芯片散热器等零部件暴露在观众的面前,然后将电脑的硬件换成硬盘换成川江科技公司生产的硬盘。
当然因为硬盘的接口不同,所以使用了川江科技公司自己研发的数据转换接口。
杨凌人狠话不多。他利用萧江所做的程序让电脑自动演示。
所谓的演示就是不断地把两个硬盘之间的数据来回相传输。
能够让前来观看的民众很直观地看到传输的速度到底是多少?
这一幕操作的确把众人给震惊了。
能够在中关村做电脑生意的或者是采购电脑硬件的基本上没有小白,都是技术大佬。
杨凌这边直接把逻辑给摆出来,把数据传输的速度给你摆出来,胜过于所有的宣传报道。
因为技术和数据是不会说谎的。
而到下午2点,也是中关村生意最好,人流最多的时候。
萧江也恰逢时宜地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萧江说道:“大家都知道21世纪一定是计算机互联网的时代。”
“中关村从上个世纪主要销售Bb机大哥大vcd到现在主要销售电脑配件也证明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朝我们走来。”
“但是在这个新兴的时代,我们夏国人扮演什么角色?难道我们只是消费者吗?难道我们就默认在半导体基础上被西方彻底地封杀,无法自主创新?”
“就像我们生产dvd那样,就算是我们有能力生产,每一台dvd也要向西方的科技公司缴纳专利费用吗?”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萧江只是简简单单地说了这几句,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人站在舞台周围看着萧江的演讲。
刚刚在外面吃了盒饭的年轻人刘东溜达一圈过来发现萧江还在现场,而且听到了萧江演讲的开头,也是非常的感兴趣。
他四处停留下来看着萧江。
萧江说道:“大家可能已经知道,川江科技公司研发出了新一代的半导体叫做氧化石墨烯氧化钛。”
“该半导体的性能是现有半导体硅晶体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川江科技公司也成功地使用了该材料,生产出了内存和硬盘。”
“今天我们来中关村这边推广的就是硬盘。”
“因为我始终觉得,科学技术是要走进生活走进市场的,而不是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面,用一个一个冰冷的数据来表达自己的存在。”
“或许大家刚刚已经看过我们的电脑,我们的电脑就插入了两块新材料做的硬盘,持续在进行数据的传输。”
“数据的读写速度是传统机械硬盘的上百倍。”
“也是目前比较出名的闪存技术U盘传输速度的几十倍多倍。”
“一台计算机运行速度是否能够符合大家的要求,是否能够足够快,仅仅看芯片是不够的。”
“芯片决定了计算机性能的上限,而主板,内存,硬盘等,才是决定了计算机的下限。”
“我们的硬盘能够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芯片的传输速度。”
萧江说道:“此外,我们的硬盘体积要比传统的机械硬盘小得多,要轻便得多!”
说到这里,杨凌拿了一块硬盘给大家展示。
众人能看到硬盘的体积的确非常的小。
机械硬盘大约有两个巴掌大小,厚度可能有一枚硬币竖着摆放那么厚。
而杨凌展示的这一块硬盘只有大拇指那么大小。
有不少在现场围观的群众招呼杨凌,希望自己能够触摸一下。
杨凌也非常的大方,把硬盘交给大家触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