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用产品来堵住你们的嘴(1 / 2)

英特尔一发声,很多科技公司也纷纷地在媒体上以及自己网站在公告上跟进。

明确表示非硅晶体的半导体材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并且让学术界以及科技界小心来自夏国的学术欺诈。

对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米国的半导体协会是绝对不会负责的。

夏国科技部的领导人也看到了米国各大媒体对萧江这篇论文的评价,紧急质询陈副局长。

陈副局长也不敢拍着胸口说西方的这种评价是绝对的正确还是绝对的不正确?

因为很多东西从论文中是看不出来的,必须要实际的应用才行。

科技部正在求助于夏国科学院的专家和实验室论证萧江的材料。

他们已经把从萧江那里拿到的样品送到了夏国科学院的材料和计算机实验室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在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夏国科学院不会进行任何的回应。

同时萧江也看到了英特尔如此癫狂的回应。

萧江觉得无所谓。

他让川江科技公司加足马力,尽快地生产产品。

这一次生产设备线,60%的产能投给了硬盘,40%的产能投给了内存。

之所以用极少部分的产能去生产内存,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内存需要芯片公司给予芯片认证。

现在英特尔已经明确了表示不认可这样的技术,并且对长江科技公司进行抨击,那么支持英特尔的芯片的内存就没有办法上市。

但是AMD对此持暧昧态度,所以内存可能还有机会上市销售。

内存到底是卖给谁?

萧江也依旧在观察。

商场如战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

几天之后。陈副局长正在办公室里面看着报告,他的电话急促地响起了。

打电话过来的是夏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的严所长。

严所长非常激动地在电话里面说道:“陈副局长,我们计算机研究所和材料研究所经过了详细的检查和论证,确定了你提供过来的材料的确具有半导体属性。”

“而且其性能应该要比现有的硅晶体强得多!”

“同时我们也对你提供的内存和硬盘进行了检测,发现内存和硬盘所使用的材料也就是你们提交过来的半导体材料内存和硬盘的性能要远远的高于市面上现有的内存和硬盘。”

严所长在那边很是激动地说道:“陈副局长,萧江他们做的材料的确是彻底的颠覆了整个半导体行业,咱们国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快的建立相关的产业链,这个材料持续研究下去,那可不得了呀!”

陈副局长听到这话之后也是非常的激动,他赶紧说道:“严所长,你现在是否有空?如果你这边方便,我马上过来看一看!”

如此重要的事情,陈副局长根本就不敢怠慢,立刻带着工作人员前往了夏国科学院位于燕京的材料研究所和计算机研究所。

陈副局长先是去了材料研究所了解了材料研究所那边的情况,看了报告之后,又来到了计算机研究所查看了关于内存和硬盘的实际使用测试报告。

从两边得到的消息都是非常的喜人,都证明了萧江的论文是真实的,也证明了半导体材料是真实的。

严所长不停地要求陈副局长把萧江介绍给自己,希望萧江能够和夏国科学院合作,共同研究半导体材料。

但是现在陈副局长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研究萧江到底应该和谁合作不和谁合作,而是尽快的给领导汇报。

一天之后,由夏国科学院专家学者以及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和各个高校专家团队举行的关于萧江氧化石墨烯氧化钛半导体材料论证的学术研讨会。

一天后,研讨会确定了萧江论文的真实性,并且立即将氧化石墨烯氧化钛半导体材料确定为国家重点半导体材料。

同时让陈伟立刻和萧江联系,国家将给予萧江500万的科研补助。

会议结束之后当天晚上7:00的新闻联播,主播就用了足足三分钟报道了国家在半导体材料的重大突破。

主播用非常兴奋而激动的心情说道:“据悉,我国川江科技公司研发出了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氧化石墨烯氧化钛材料,该材料的半导体性能比传统的硅晶体更好,据悉川江科技公司已经用该半导体材料生产出了新一代的内存和硬盘,不久之后将会上市。”

“国家科技部以及将该材料确定为国家重点级半导体材料,并且将为川江科技公司提供不少于500万的科研经费。”

夏国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以播报新闻的方式为氧化石墨烯氧化钛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了证明,直接让国外污蔑川江科技公司学术造假的声音彻底地闭嘴。

英特尔方面也是注意到了夏国权威媒体的声音和西方的媒体不太一样。

夏国个国家电视台能够公布的消息,那么就是100%经过核实的消息了。

这下因特尔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他们也开始重视萧江研发的材料,怀疑会不会是真实的?

自己那么匆忙地否决了该材料,是否太仓促了?

无比傲慢的因特尔总算是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他们当然不可能是直接去找萧江来核实半导体材料的真实性,而是让技术人员立刻联系了自然杂志。

向自然杂志的专家团队核实消息的真实性。

最后自然杂志的审核过萧江这篇论文的专家们给英特尔的技术部门回函说道:

“通过对萧江论文的严格核实,能够确定氧化石墨烯氧化钛半导体材料是真实的。”

这一下英特尔技术部门非常的难受了。

他们希望能够从市场上拿到这样的半导体材料。

但是川江科技公司并没有销售任何的产品,所以他们现在还拿不到货。

而萧江这边可没有耐心等待英特尔实验室的证明,他已经制造出了1000块硬盘。

其中500块硬盘的容量是120个g,500块的容量是240个g。

硬盘的存储量虽然远远低于萧江给国家专家团队演示的500个g,但也比现在市面上主流的20G、40G和80G要大得多。

2002年并非网络互联网直播时代,要想把产品推广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搭建卖场,现场销售。

杨凌小心翼翼地将1000块硬盘的每一个硬盘都包装好,然后装在了箱子里面。

他和萧江两个人将乘坐火车前往的燕京。

准备在燕京的中关村门口搭建卖场,先把广告和宣传打出去再说。

前面有国家科技部对此项产品的认可,前段时间又有夏国电视台新闻的专题报道。

萧江相信这一次把产品拿到中关村去卖,难度应该不大。

而且萧江的目的也不是单纯的卖货,而是从中寻找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