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问,到时把所有的人都问傻了。
怎么前几天都还在催促着要开除萧江,现在又费心费力希望萧江能够回来?
这是在搞什么事嘛!
计算机系的系主任听了这话之后,也是哭笑不得,甚至都无语死了。
萧江是他们系的,也是最优秀的学生。
当初郭校长坚持要开除萧江的时候,他们各种说情都没有用,区秋甚至以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担保,担保萧江。
最后是萧江主动提出退学,保住了区秋。
现在好了,知道萧江是国家相关部门都很看重的学生,郭校长着急了。
大家都在冷笑,现在其他学校或者是上级相关部门都知道萧江的能力了,郭校长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覆水难收啊!
教务处的处长也只有低声回应说道:“学籍已经注销了,没有办法重新恢复……除非……除非……”
郭校长急忙问道:“除非什么?”
教务处处长支支吾吾说道:“除非……除非萧江以本科生地方身份重新考取咱们学校的研究生,这样就可以重新给他注册学籍了。”
听了这话,郭校长也是欲哭无泪。
这些都是什么事儿啊!
郭校长也只有说道:“咨询下相关部门,看看有没有办法回复萧江的学籍。”
此时,英国《自然材料学》编辑部。
德克森把萧江撰写的,关于氧化石墨烯和氧化钛的相关提交给的专家组。
专家组来自全球最顶尖学校的材料学和计算机相关专家。
其中就有包括帝国理工、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等。
大家在会议室,详细研讨着论文。
甚至是琢字琢句看着论文。
众人都是无比的心惊。
论文的内容完全超出了众人的预料。
逻辑完美,实行闭环。
只有专业的人士才知道这篇论文到底有多么的完美。
而且要知道。
论文的内容不是重复老生常谈的硅晶体,而是一种全新的材料。
这些专家和教授们无比心惊更是目瞪口呆。
大家还有些不敢相信,在谈论论文的过程中,不断地相互商量,甚至还有一些教授把论文发给了自己在学校的实验室,要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按照论文的方式先用计算机跑一遍。
计算机跑一遍,并不是要复刻出新的半导体材料,按照现在教授专家们的技术,也搞不出氧化石墨烯氧化钛半导体材料。
跑一遍意思就是,将论文中的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拿出来,通过计算机测算,来检查整个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是否有漏洞。
理工科的实验讲究的是数据和逻辑。
数据只要有一个对不上,那么逻辑就有缺陷。
这是没有办法作假的。
很快结果出来了。
实验行得通。
准确地说,如果按照论文的表述来进行实验,是完全行得通的。
这一下众人惊讶了。
斯坦福大学的皮特克教授说道:“难以置信,没有想到夏国居然能够研发出新的半导体材料。”
“皮特克教授,论文这样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前,我们的确没有办法确定是真还是假?”
众人讨论说道:“现在我们并不是讨论产品的问题,而是在讨论这篇论文到底是否能够正常地发表出去。”
皮特克发表意见说道:“从论文发表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是没问题的。”
最后诸多论文评论团的专家们决定,先同意论文发表出去再说,如果论文发表数据是真的,那么这的确是一篇可以改变人类科技史,甚至能够拿到诺贝尔相关奖项的重磅级论文。
如果论文有问题,那么论文发表出来之后,必定有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论文逐字逐句的揣摩分析。
如果证明是学术造假,受到损失的也是论文的发表者和夏国。
同样,专家们也希望论文发表之后,能够尽快地和论文的发表者萧江以及萧江背后的团队取得联系。
希望对方能够真正意义的拿出氧化石墨烯氧化态相关的生产产品。
按照论文的表述,氧化石墨烯氧化钛的半导体属性要比硅晶体优秀得多而且制造成本还低了很多的材料。
这种产品一问世,那意味着价值万亿美刀的市场。
这是非常诱人的蛋糕。
每一个国家甚至有实力的科技公司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希望在论文发表的这个间隙,尽快的和萧江本人去得联系。
他们将使出一切的办法,希望萧江携带他们的技术和团队,加盟自己的实验室或者是实验室背后的公司。
众人都认为,如此先进的新型半导体材料技术怎么可能出现在夏国这种国家。
随后论文审核组一致同意,先发表萧江的这篇论文。
很快《自然材料学》将氧化石墨烯氧化态半导体材料的论文及时发表。
发表之后立马引起了全球的轰动。
全球的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研究室以及各大材料科研院所、半导体科研院所,纷纷研读自然杂志。
讨论论文中的每一个字。
最着急的当然要是米国的半导体行业。
他们很清楚,如果新型的半导体材料的主导权是夏国那边。
一定会失去数万里的夏国市场。
所以论文一公布出来,做一半导体产业的龙头老大英特尔直接站出来说道:“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比硅晶体性质还要好的半导体材料!”
“《自然》发表的这篇论文的作者涉嫌学术造假!”
同时英特尔还把当初萧江的DDR2内存造假和剽窃的相关旧文都给拿了出来指责。
“写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一个学术诈骗老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