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脑术是宁亦超作为电脑工程师,在一家名为“会心”的公司初识门径的,此后他就一直在考虑结合网络技术的方法。修脑师原有的主要操作方法,是通过手术机器人集群,在脑部作业,完成对记忆的删除和植入。宁亦超和他的团队殚精竭虑,通过结合医疗手段和网络技术,终于实现通过电磁波模拟机器人,渗入脑部作业方法,来实现简单的修脑术。他们的研发能力还是出现了瓶颈,只能通过关键词删除,有限地影响用户的心智,但放在结合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系统里,已经足够。
如果抽去游戏和“医疗”属性,约控就是一款普通的社交软件,跟其他社交软件大同小异。
但作为社交软件,约控也有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先走一步的地方,就是它能结合用户填写的资料,通过精准定位、体温测定、外形模拟和心跳追踪等,确定的判断、区分、记录每一个具体的用户,适时掌握他的一切活动。在约控的数据库里,每一个用户都实行着确定的跟踪。这样,针对不同用户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修脑会分别按程序执行。比如在不同用户眼里,温文分别是少女、电影明星,她的所处环境可以是女中学生所处的校园,也可以是演艺圈名利场,这是由于精准定位具体用户后,由程序设定的针对性场景。
在关于互联网的发展前景的说法,有一个共识,就是互联网将大势所趋地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所有物体、所有人包括人的大脑和身体,都会被联网。约控已经在它的用户里初步实现了这种互联,只不过它是对非用户封闭的。约控软件不在各类App应用市场上出现,而通过大数据根据对象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选择用户,用推送广告的方法发展用户。约控发展用户的步骤是缓慢的,并形成一个对外界封闭的内部世界,一点点地发展着自己的领地。一旦测出有被外界和非用户发现的征兆,约控就会在用户的手机上消失,无影无踪,这是一段时间里齐远亮看不到约控的原因。
但约控严密的自我保护机制和缓慢发展并不是一个永久状态,一旦用户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将出现爆发。“瘟疫”不是那种情形的一种比喻,而是货真价实,那将是人类社会所会面临的一种末日景象。
苗好的研究项目,就是防止和应对这种“病毒”危机,以防止敌军进攻,也防止犯罪。
目前中国的国际环境良好,暂时没有战争的威胁,潜在敌对国际势力也很分明,在军事上,首先是自身掌握这种“病毒”武器,其次是布置防御系统,目标相对清晰。
但民间犯罪反而比国与国之间的军事对抗复杂得多,就像应对电脑病毒一样,不知从何而来,从哪里爆发。如果这种病毒由民间研制并传播,由于目标不明确,极难防御。
采用植入疫苗的方法,正是为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谁也不知道,像约控这样的“病毒”会在什么地方,以什么面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