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破绽】(1 / 2)

相国在上 上汤豆苗 1635 字 3天前

当扬州巨商第一次展现出精诚团结的面貌,淮扬地区靠着运河吃饭的绝大多数人很快就感受到剧烈的震动。

面对漕运衙门来势汹汹的针对手段,盐商协会摆出惹不起只能躲的阵势,纷纷减少租用漕船和漕帮运力的比例,尽可能避免被漕衙官吏无故刁难。

乔家的德安号和沈家的广泰号作为表率,其他商号也都相继效仿,对于部分距离较近的货运转向陆路。

这样确实会让他们的货运成本飙升,但是相对于被漕衙扣船扣货导致的损失来说,短期内成本的上升也不是不能接受。

另一边的漕运衙门同样不好过。

运河沿岸八省,江苏地区显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扬州作为南北商贸的枢纽之地,兼之两淮盐运司位于大燕十一盐司之首,淮扬商界的实力本就首屈一指。

如今他们在薛淮的捏合下抱成一团,直接对漕运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影响的不止衙门里那几位官员,还有无数靠着运河吃饭的船工、漕工、纤夫、胥吏乃至中下层官员。

简而言之,以前绝大多数人都能吃上一口饱饭,如今几十家商号不断减少对漕运的依赖,这必然会导致很多原本能吃饱的人如今连米汤都喝不上。

一如薛淮的意料,四面八方的压力不断传回位于淮安城内的漕运总督衙门。

正堂之内,参政宋义神情凝重,虽然眼下局势还未失控,但也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他不禁看向端坐主位的蒋济舟,说道:“部堂,想不到薛淮竟然会用这种两败俱伤的法子。”

蒋济舟并未暴跳如雷,他平静地说道:“薛淮是个聪明人,这个法子算不上两败俱伤。那些盐商只是不再租用漕船而已,难道你能强迫他们租用?我等是朝廷命官,做事要讲规矩和法度,薛淮便是抓准这一点,笃定漕衙不敢乱来。”

宋义默默一叹。

那位扬州同知的手段确实非同一般,这一手让漕运衙门的处境非常被动。

但是他心里很清楚,蒋济舟绝对不能善罢甘休,否则不是明摆着告诉所有商贾,他们只要效仿两淮盐商协会,从此就不必再忍受漕衙无止尽的索求。

如此一来,漕运衙门还如何掌控这千里运河?

“部堂,下官认为这些盐商属实放肆,或许……”

宋义顿了一顿,沉声道:“既然他们要和漕衙作对,不如继续勒紧他们的脖子,看他们能够坚持多久。”

蒋济舟不答。

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片刻后摇头道:“此策不妥。先前我让你们针对乔沈两家,一者是为了杀鸡儆猴,二者是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现在他们已经抱成一团,漕衙若是扩大打击范围,薛淮必然会弹劾本官滥用职权以致民怨沸腾。你莫要忘了,他虽然只是一个五品同知权知府事,却还是陛下青睐的新贵,朝中还有十分坚实的人脉。”

宋义迟疑道:“那要如何破局呢?”

“乔沈两家的货船还是要查,其他商号暂时不要针对,以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蒋济舟轻敲扶手,沉吟道:“另外,不可再做那种无中生有的事情,可以吹毛求疵,但不能授人以柄。无论如何,这次是两淮盐商在薛淮的授意下先挑起争端,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手中的权力,却不能过于恣意。”

宋义信服地说道:“下官领命。”

他明白蒋济舟这是要在明面上降温,若是因为盐商们的反抗就做意气之争,反而会落入薛淮的陷阱。

这件事说来简单,但是身处局中能够始终保持冷静,尤其是像蒋济舟这般手握实权身居高位的重臣,其实是不太容易的决定。

蒋济舟思忖片刻,忽地皱眉问道:“漕帮是怎么回事?”

按照他一开始的布置,漕运衙门在官面上打压那些盐商,漕帮则在民间进行配合,这帮草莽豪杰有很多法子让那些富商难受。

这般双管齐下,盐商们其实撑不了太久。

宋义一声叹息,缓缓道:“部堂,薛淮前段时间将桑承泽放了出来,漕帮扬州分舵当天便偃旗息鼓。下官昨日和桑世昌见了一面,这老东西含含糊糊语焉不详,始终没有一个准话。他说薛淮以释放桑承泽提出一个条件,漕帮这两个月若是敢闹事,薛淮就会派人把桑承泽抓回去。”

“哼。”

蒋济舟冷哼一声,却又不好因为此事发作,桑承泽去扬州闹事是受到蒋方正的唆使,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

“而且这桑承泽……”

宋义稍稍迟疑,最终还是把他当初在扬州府衙的见闻简略说了一遍,继而道:“部堂,下官总觉得此事有些古怪,桑承泽不像是受到薛淮的胁迫,相反是心甘情愿留在他身边端茶递水。桑承泽虽然是个不成器的纨绔子弟,但桑世昌夫妇一直溺爱此子,倘若他已经倒向薛淮,只怕会影响到漕帮的立场。”

“桑世昌没有那么单纯,他不会不知道漕帮今时今日的地位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