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朝(1 / 2)

第299章新朝

结束了。

彻底结束了。

当听到御史监政司那一刻,张汤便明白,一切,都到此为止了。

御史监政司,作为独立于内阁之外的监察衙门,必须由清正廉洁的无瑕官吏担任总宪,由此才能确保监察过程没有私心杂念,避免朝政陷入无意义的内耗之中。

清正廉洁,张汤自以为自己是,恐怕中外两朝参政议政王大臣、公卿大夫、

列侯亲贵、宗室大臣却不这么认为。

宣室殿上的众人,恐怕更加不这样认为,此前绣衣使当道,他以搜集到的证据,联盟结众,意欲上演「无情豪杰」大戏的事情,在场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私心杂念,更是张汤的代表词,为了大汉丞相之位,连掩饰都不掩饰了。

君上不可能把御史监政司总宪的位置给他,而普通监察御史的身份,又配不上张汤满身「荣耀」。

麒麟阁臣、少傅加官、列侯爵位————竟在此时,成为了绝灭张汤官途的利刃这不得不说是种讽刺。

张汤眼神黯淡了。

朝廷制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大汉帝国迎来了崭新的未来,而这些,却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霍去病在伪装思考。

卫青领会到了太子外甥的意思,倒也没有太多想法,张汤是把锋利的刀不假,用起来也很顺手、很好用,但是,张汤总把自己弄得很「脏」,让人避之不及。

张汤很享受天下官民敬畏的感觉,全然没有注意到,离开百姓很久了的大汉朝廷,不再需要恐怖政治,而要亲近黎庶了,浑身散发著血腥气味的人,显然不适合再在朝廷中担任职能。

没有死,已是君上的仁慈。

陈莫对有实无名的师兄张汤遭遇,不仅没有兔死狐悲之感,反而在期许几十年后,自己从锦衣卫都指挥使位上落幕,也能像这样平稳落地。

或许,要死在君上前面才可以。

元祖家学中,对「一朝天子一朝臣」有著长篇述说,新的天子继位,总要以前朝老臣立威,而最好的目标,便是那些干脏活黑活的官员。

这简直是照著他,照著锦衣卫的名籍在念。

君上是仁义之君,他信得过,君上之后,哪怕大汉新君是君上的儿子,他都信不过。

死在君上之前,还可以盖棺定论,死在君上之后,八成要被挫骨扬灰,陈莫,预见了自己的「死期」。

公孙弘没有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而对新的朝廷制度进行了整体梳理。

内阁首辅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内阁各部衙事务,主持重大决策会议,制定帝国核心政策方向。

作为天子与枢密内阁的桥梁,负责向天子汇报重大事项,并传达天子诏旨。

在人事权上,提名内阁次辅、内阁群辅、军机大臣及六部尚书人选,经天子批准后任命。

可以对内阁成员进行考核,提出罢免或晋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