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与昭衡帝说她探听民间消息,那有干政的嫌疑。
她将此举完全定位在为皇上分忧上。
昭衡帝听完,并未立刻表态,他松开水仙的发丝,起身在殿内踱了两步,面露沉吟。
更改祖制,绝非小事。
朝堂之上,那些老学究们怕是又要引经据典,吵嚷不休。
水仙也不催促,只是安静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决断。
她了解这个男人,他并非故步自封之君,他有野心,有抱负。
果然,昭衡帝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水仙。
“仙儿此言,倒让朕想起你之前推行义诊,民间赞誉一片。”
“此番若设女官,广纳贤才,不仅是后宫之事,更是向天下人昭示,朕用人唯才,即便女子,只要有真才实学,亦可为国效力……虽只是后宫官职,其意却远矣。”
他越说,思路越是清晰开阔。
“而且,如此一来,那些世家大族,若想送女子入宫博取前程,也多了一条女官的路子,未必非要挤破头纳入妃嫔之列,倒也能稍减后宫纷争,让朕耳根清净些。”
他最后一句话带着些许调侃,目光灼灼地看向水仙,其中不乏赞赏与惊叹。
他的仙儿,总能给他带来惊喜,她的眼界,早已超出了寻常后宫女子的争风吃醋。
水仙迎上他的目光,嫣然一笑:“皇上圣明,思虑周详,远非臣妾所能及。臣妾只是些浅见,皇上却能举一反三,洞悉其中深远利弊。”
昭衡帝被她这恰到好处的奉承说得通体舒泰,朗声笑道:“好!此事便依仙儿所言!朕明日便下旨,革新后宫官制,设立女官体系!具体章程,就由仙儿你来拟定,会同内务府办理。”
他走到书案前,当即命人铺纸研墨,竟是要立刻拟旨。
水仙在一旁静静看着,心中亦有些许波澜。她此举,固然有为银珠、也为日后方便安置听露等心腹的私心。
但更深层次的,何尝不是想为这深宫中的女子,多开辟一条路?
思绪从昨日抽离,回到此刻安静无比的礼和宫正殿。
听露已宣读完毕,将圣旨恭敬卷起,双手奉还至水仙面前。
水仙并未去接,只目光淡然地看着下方脸色不好的婉妃,唇边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浅笑。
“婉妃,如今皇上圣旨已下,新规既立。往后宫中女官选拔、考核、晋升,皆依此章程办事,透明公正,想必……婉妃再无此等顾虑了吧?”
婉妃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发不出任何声音。
水仙这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她,也告诉所有人……
她水仙行事,无需徇私,因为皇帝会为她将私事变成国策!
跟她谈祖制?她便与皇帝一同,立下新的规矩!
“臣……臣妾……”
婉妃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尽管她心中恨透了水仙,但在圣旨前,她也只能仓促跪下。
“臣妾愚昧,不知皇上与娘娘早有圣断!臣妾妄言,请皇后娘娘恕罪!”
她伏下身,额头抵着冰冷的地砖,不敢再看座上那人一眼。
水仙看着她这副狼狈模样,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她目光缓缓扫过殿内其他噤若寒蝉的妃嫔,德贵妃已然再次垂眸,仿佛入定,其余人等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
“婉妃也是关心宫闱,何罪之有?”
水仙语气轻描淡写,“起来吧……日后六宫姐妹,当同心协力,共遵新制,将后宫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方不负皇上信任与本宫期望。”
“是……臣妾谨记娘娘教诲。”
婉妃颤声应道,在宫女的搀扶下,勉强站起身来,退回座位时,腿脚依旧发软,险些绊倒。
水仙不再看她,转而面向众人。
“女官考选之事,本宫会会同内务府尽快拟定细则,晓谕六宫,乃至民间。有才德者,皆可尽力一试。今日,便到这里吧。”
“臣妾等告退。”
众妃齐声应道,声音比往日更加恭敬,甚至带了一丝畏惧。
她们依次行礼,悄无声息地退出了礼和宫正殿。
经过这一场,所有人都彻底明白,这位新皇后,不仅圣眷无人能及,其心机、眼界,更非她们所能揣度。
妄图以旧规祖制来挑战她的权威,无异于螳臂当车。
从今往后,这后宫,是真真正正,换了天了。
殿内重新安静下来。
听露将那道明黄的圣旨,轻轻放在水仙手边的紫檀木案上。
水仙伸手,指尖拂过冰凉的绸面,目光透过殿门,望向外面湛蓝的天空。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女官制度的推行,必然会触动许多旧有利益,引来朝堂内外的暗流涌动。
但,那又如何?
她既已走上这至高之位,便不会再回头。
她要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