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1 章 险情与成果(2 / 2)

兵士们在小道两侧拉起绳索,让商队成员扶着绳索前进。波斯商队的骆驼走在最前面,骆驼的蹄子踩在冰面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漠北的良马则跟在骆驼后面,牧民们紧紧牵着马缰绳,生怕马匹受惊掉进冰缝;装载物资的马车则在最后,兵士们在前面用镐头凿冰,为马车开辟道路。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商队终于全部通过了冰隙小道。当最后一辆马车驶出小道时,众人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苏大人,我们终于过来了!”哈桑兴奋地说道。

苏明理笑着道:“这多亏了大家的努力。现在我们离云漠省越来越近了,再走两日,就能抵达云漠省的‘青芜牧场’,到了那里,就能看到前来迎接我们的队伍了。”

商队继续前进,两日后,终于抵达了青芜牧场。远远便看到一队官府人马在牧场外等候,为首的正是云漠省政务官林文彦。林文彦看到商队,立刻快步迎上来:“苏大人,您可算回来了!陛下已多次派人询问商队的情况,还特意让我在此等候,为您接风洗尘。”

苏明理笑着道:“有劳林大人了。此次贸易十分顺利,我们换回了大量的波斯地毯、香料与漠北的良马、皮毛,还与波斯达成了技术交流的协议,为日后的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文彦点点头,对身后的官员道:“快!把准备好的热汤与饭菜端上来,让商队的成员们好好暖暖身子。另外,让人将商队的物资运到云漠省的海陆联运中转站,妥善保管。”

官员们应声而去,商队成员们纷纷围坐在篝火旁,喝着热汤,吃着饭菜,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喜悦的笑容。阿罗与几名沙陀工匠坐在一旁,兴奋地讨论着在波斯学到的香料制作技术;林巧儿则与几名波斯工匠交流着织锦与地毯的融合技艺,不时还拿出纸笔,画出新的织物图案。

次日清晨,苏明理与林文彦一同前往云漠省的海陆联运中转站。中转站的货仓里已堆满了商队换回的物资,波斯的地毯与香料整齐地摆放在左侧的货架上,漠北的良马与皮毛则存放在右侧的马棚与货仓里。“苏大人,这些物资该如何处置?”林文彦问道。

苏明理沉吟片刻,道:“波斯的地毯与香料,一部分运往江南道,交给沈舟总管,让他通过海上商路运往百越部族,进行二次贸易;另一部分留在云漠省,在中转站设立‘波斯商品展示区’,吸引大靖的商人前来购买。漠北的良马,一部分拨给镇北军,用于边境防御;另一部分则运往京城,送给陛下与朝中大臣,作为此次贸易的成果。皮毛则交给工坊的工匠们,让他们制作成皮衣与皮靴,一部分卖给大靖的百姓,另一部分则留给商队成员,作为此次贸易的奖励。”

林文彦点点头,道:“苏大人考虑得周全!我这就安排人手,将物资分类装车,尽快运往各地。另外,陛下还下旨,让您在返回京城后,向他详细汇报此次波斯贸易的情况,还会在京城举办‘波斯贸易成果展’,让百姓们也能见识到波斯的特产。”

苏明理大喜,道:“太好了!举办贸易成果展,不仅能让百姓们了解波斯的文化与特产,还能促进大靖与波斯的文化交流,为日后的贸易吸引更多的商人。”

傍晚时分,苏明理在青芜牧场举办了一场庆功宴。商队成员们、波斯工匠们、漠北牧民们与云漠省的官员们欢聚一堂,篝火熊熊燃烧,烤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哈桑端着酒杯,走到苏明理面前,道:“苏大人,此次波斯贸易能取得如此圆满的成功,多亏了您的领导。波斯王已下令,在波斯王城为您修建一座‘友谊纪念碑’,纪念大靖与波斯的友好合作。”

苏明理接过酒杯,与哈桑碰了一下,道:“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深化大靖与波斯、漠北的贸易合作,建立更多的联合工坊,开拓更广阔的商路,让更多的人受益。”

庆功宴一直持续到深夜,众人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苏明理站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从最初的探路商队,到如今连接大靖、漠北、波斯的贸易网络,这条商路承载的不仅是物资交换,更是不同文化的理解与信任。他相信,随着联合工坊的建立与海陆联运的推进,这条商路定会成为连接东西方的纽带,为天下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次日清晨,苏明理带领商队继续向云漠省总督府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