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别离与开始(2 / 2)

至于今日午食,苏禾安做了自己念叨了许久的甜皮鸭,等八月十五府城的酒楼开业那日,她还打算做一道果木烤鸭。按苏禾安的话来说便是,炉子都已经打好了,自然要拿来用上才是。

其余的菜品则是正如早前食客们的猜测,做的都是他们最常念叨的菜。

这些常来的食客们苏禾安早就眼熟了,今日把菜都做好后,她便在大堂里游走,与大家寒暄几句。

府城与中江县不远,但是在大殷,多的是一辈子走不出中江县的人,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呢。

“今日的甜皮鸭吃着可好?”看着许同光面前微微发亮的棕红色鸭皮,苏禾安问道。

许同光刚才吞了一块下去,听着苏禾安来问,忙道:“不错,外皮酥脆,内里的肉却不干柴,苏老板做鸭子果然是一顶一的好手。味道上咸甜适中,不会腻人,乃是上佳。”

吴夫人道:“我说不出许先生这样文绉绉的话,我只知道啊,苏老板做的这个甜皮鸭,味道很好,我以前没吃过!”

“就是好吃!”吴老板一边说,还一边啃着鸭子,甜皮鸭是腌制风干后先用卤水卤煮过再用油泼出一层脆皮,卤煮的时间够长,因此轻轻一拽便能脱骨,卤水中各式香料的味道更是已经浸润到每一丝鸭肉之中。

卤煮的甜皮鸭让杨老三想起了苏老板做的卤肉饭,叹气道:“以后吃不到苏老板的卤菜了。”

苏禾安忙笑道:“三叔莫急,卤味还能在中江县买到的。”

众人听着苏禾安所言,忙都望了过来:“哦?”

苏禾安不急不徐地解释道:“往后可以去陈娘子家买卤味。”

与酱料以及火锅生意不同,卤味生意并非是陈婶买下了方子——她并没有这样多的银钱。而是每隔一段时日,苏禾安会差人从府城送来她亲自配好的卤料包,陈婶只需要负责卤制便成,因此这份生意的利钱是七三分的。

饶是只得三成,陈婶也知道自己是赚了大便宜。

自从苏禾安做的卤味在中江县火起来之后,县城中有不少食肆或是小摊都在模仿,有些生意还算不错,但她跟着苏禾安一起去尝过,他们的味道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她知道,这份生意只要她肯努力做,定然能赚上一大笔银钱的。

别说儿子考学的事情,女儿的婚事也能有更好的着落了。

“味道与在食肆买的是一样的?”

苏禾安盈盈一笑道:“那是自然,往后陈娘子那里卖的便是苏梁食肆的卤味。”

“苏老板还知道给咱们留个念想。”

“要我说,就为了这一口吃的,咱们也得努力些读书,争取以后去府城里为官才是。”

“苏老板,你家酒楼是在什么位置来着?再与我们说一次,指不定咱们就有机会去了呢。”

“你怎么还记不住,苏老板说了许多次了,在府城的开阳街。”

“什么开阳街,分明是于阳街。”

“是了是了,是我记错了。”

“正巧中秋的时候学院里有假,我应该会回府城家中,到时候还能去尝尝苏老板的手艺了。”

“你倒是好,吃完了回来与我们讲讲,究竟是什么滋味才是。”

“你怎么就已经把月饼从油纸里拆出来吃了这还没到日子呢。”

“闻着香味,馋得慌,这云腿的还挺好吃,外皮酥软掉渣,里头的云腿肉吃着有些颗粒,很是满足。”

“当真是甜咸味”

“当真,一口下去先是云腿的咸香,回味又是糖的甜味。皮薄馅足,香得很呢。苏老板,再给我装上几只,我丈母娘定然爱吃这个。”

-

一晃眼便已到了八月十四,天上挂着一轮盈满的明月,月下是还在做最后准备的苏家母女。

苏禾安的运气极好,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竟然是真的陆陆续续找齐了一男两女四位帮厨:本是学白案的裴成天——他家中就是做糕点生意的,可惜运道不好遭了难,只能将铺子卖掉;宋玉乔家中一表八千里的表妹万文慧——她也是家中本也是做吃食生意的,父母将食肆留给了长子,她听宋玉乔说起苏禾安招帮厨的事情,便主动请缨;以及力气不输苏苗安的傅蕴秀——苏禾安已经开始教这位姑娘如何颠锅了。

再加上八位精挑细选的伙计和一位账房,这酒楼生意的基本框架算是搭起来了。

酒楼左边,挂上了苏梁酒楼的招牌——顾飞藿回了顾家,苏禾安也不好去知府府上寻他,因此这字是拜托许同光写的,作为交换,她给许同光烤了许多蛋黄莲蓉味道的月饼,双蛋黄那种,许同光就爱这个味道。

酒楼的右边,则是挂上了从中江县带来的那块苏梁食肆的招牌。

从明日起,苏梁酒楼与府城里的各式酒楼一样,是点单上菜——当然,苏禾安会定期更换菜单。大殷可没有预制菜,她没法每日都准备那么多种菜品要用到的食材去给食客挑选。

苏梁食肆则是依旧按照在中江县那样,每日两个荤菜三个素菜以及一道饮子或是汤品——毕竟府城的物价不同,因此食肆的盒饭稍稍提了提价格,如今是二十六文钱一份。

夜色已深,但苏禾安与梁玉英都还兴奋得很,边上那间屋子里的姜家姐妹更是久久无法入眠。

“阿娘,真的得歇了,明日还有得忙呢。”在梁玉英第七次下楼检查桌椅以及大堂中的各种装饰有没有摆放好之后,苏禾安打了个哈欠。

来大殷之后她日日都早睡早起,极少有熬到这样晚的时候。

梁玉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像做梦一样。”

“那今夜便真的做个好梦吧。”苏禾安将油灯吹灭了,卧房里只留下满地皎洁如练的月光。

希望明日能一切顺利,闭上眼睛之前,苏禾安许了个愿望。

-

次日,八月十五,时值中秋。

街市上人潮攒动。

“你可听说了吗,嚼月轩的大厨开了酒楼。”

“那个大厨听说是御厨后人,还去知府府上做过吃食。”

“你们家也是要去那什么苏梁酒楼的?”

“哪里哪里,酒楼太贵了,我们是准备去边上那个苏梁食肆的。”

“听说她家的红烧肉和回锅肉做得极好,也不知道今日有没有?”

“我去中江县的时候曾吃过,确实是不错。”

“之前七月的时候泰昌阁歇业是为了办一场比试,这大厨就是在这场比试里拿下了魁首,这才能租下这栋酒楼的。”

“还有这事?”

“与这位大厨比的厨子可都是府城中叫得上名字的,我听闻福海楼的齐鸿飞也去了。”这些老饕对城中各式酒楼的动向了如指掌。

苏禾安若是看到外头街道上的动静,定然会长松一口气。昨夜里她赶了梁玉英去睡觉,自己却是半夜惊醒了两回,到底还是有些担忧,投入了这样多成本的酒楼,真的能一切顺利吗?

想起去年冬日来府城的时候看到的那些做吃食生意的人,她叹了口气,要在府城出彩,比在中江县可难了太多了。

“怎么了,还在忧心?”宋玉乔今日也来了,还来了个大早,苏禾安正带着三位新招的帮厨以及姜家姐妹在庖厨准备早茶和面条的浇头呢,就听着外头响起了敲门声。

宋玉乔道:“能在泰昌阁的比试中拿下一甲,不就已经证明了你的手艺。我可是特意去找齐叔问过了,他说你不仅是能做出许多稀奇的菜品,而且刀工、火候、勺工、调味这些基本功都是极好的,即使是放在整个府城中,也是三甲之选。放轻松些,这可不像你了。”

“府城中吃食比中江县丰富,但你也定然能脱颖而出的。嚼月轩不就证明了吗。”

苏禾安摇摇头:“也不是担心……就是心里不太踏实,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距离第一次来府城又过了这么几个月,做过不少宴席也参加了比试,她对自己的基本功和创意都是有信心的,只是……

穿来大殷之后一切都还算得上顺风顺水,无论是开食肆还是开酒楼,似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加上系统从旁帮助,她这大半年来,算是没吃过什么亏。

现如今心里的那一丝不安,希望只是错觉吧。

外头钟声响起,辰时两刻到了。

该开业了。

苏禾安走向大堂门口,推开了那扇厚重的木门,秋日和煦的晨光落在她的发梢、眼底,也落入了酒楼大堂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