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宝塔肉(下)(2 / 2)

闻着锅里的米香和油香,姜仲英正想往锅里倒胡萝卜的时候,突然想起:“东家,这些素菜是不是得先焯水到断生?”

苏禾安笑道:“你终于想起来了?不过你这胡萝卜切得碎,直接炒也是使得的,切这样炒出来会更干香些,也不错。”

将胡萝卜碎和菱角菜碎都倒入锅中,大火翻炒,姜仲英忽然想起了东家颠锅的样子,一时兴起,想试一试,谁知——

她根本举不动这大铁锅。

东家看着分明比她还要瘦弱,是如何举起大铁锅还在空中晃动的?

苏禾安注意到了姜仲英的小动作,笑道:“你想学颠锅?”

“嗯。”姜仲英小声答到,她的声音几乎被锅中的滋滋声淹没。

“那你回去之后得跟着苗安锻炼才是,不然定然是举不动这样的大铁锅的,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技巧的方面我可以教你,力气的方面却只能你自己努力了。”

“好。”

关了火,姜仲英盛出一碗炒饭递给苏禾安:“东家尝尝。”

苏禾安还未来得及接过碗,就听得陈府的小厮在外头喊道:“苏老板,前院请。”

苏禾安只得将碗放下:“这碗你先吃了垫垫肚子,对了,以后你做炒饭的时候可以关火出锅前撒一把小葱,然后在锅里翻炒两下,给它炒匀了就是,会香很多的。”

-

一到前院,苏禾安便又是听了一阵夸赞,果然陈大人是又给她揽了生意。

“大家都说,今日的饭食味道与往常不大一样,特别是那道宝塔肉,好看又好吃,便问我是从何处寻的厨子,我想着还是请苏老板过来了。”陈大人坐在桌边,刚吃下去一块东安鸡,乐呵呵道。

“可不是,这肉蒸得软糯,一抿就化,也不知是什么酱汁,总之全都化在了肉里,香得很,一点不腻。”说话的是陈家三房的夫人,今日这场赏花宴算是陈家的家宴。

二房那边也有人道:“可不是,梅干菜我也不是没见过,但干巴巴的,又咸得很,我还以为只有那些泥腿子会吃呢。还有那椿芽也是,那不是随地都是野菜吗?这也能上桌?”

方才这菜端上来的时候,他看着旁人夹断了外头肉,露出里面的梅干菜的时候,本还想嘲笑大房一番,陈家世代为官,怎么就沦落到吃梅干菜了?哪知他不过是闻着味道实在是香,没忍住尝了一口,便再也没起过要嘲弄大房的念头。

这确实是可以上桌,且比那些胡乱一锅煮熟的山珍海味还要好吃些呢。

因此如今他只想找陈大人打听清楚,这厨子的食肆是开在何处?

他也想去打打牙祭。

陈大人对着苏禾安道:“我与他们说你的食肆在中江县里,他们都不信,还请苏老板自己解释一番。”

苏禾安莞尔一笑:“我的食肆确实是在中江县,只是不知各位今日吃着点心与饮子可还觉得好?”

“你说的是这个青团和这个什么……大哥,叫什么来着?”二房那人坐直了身子。

“蛋挞。”

“对,这个青团和蛋挞难道也是你做的?”

苏禾安颔首:“正是,且我最近在府城也开了一间糕点铺子,就在陈府东边那条长街左手第三家。”

打广告的机会,她可不会放过。

“那条街的租子可不便宜。”陈家三房读书不成、入仕无望,如今做点生意,对长街的租金向来是了如指掌,“大哥说这位姑娘是乡野出身,想来又是说笑了。”

“是我与旁人合开的铺子,我只是出点心罢了。”苏禾安解释道。

谁知,她越是解释,三房越是觉得她高深莫测,想起大嫂曾说这厨子其实是御厨之后,又想起二房先前嘲弄的语气,不由得有几番想笑。

苏禾安也没想到,靠着这几次宴席,她在府城的某个圈子里,身份越发的莫测起来。

她可还想着打广告的事情呢。

“如今糕点铺里只有青团和几种饼干,等到清明之后会再多些,各位若是喜欢,还请多多捧场。”

-

结束了陈府的事情,回了中江县后,苏禾安便开始了一边经营食肆,一边教梁玉英和姜仲英的生活,姜季英时不时的也会围过来看看,苏禾安虽觉得她不如姜仲英那般在厨艺上有天赋,但见她好学也由着她去了。

“刀从后往前推,果断些。”

“切这个肉片的时候要稍微变通一下,往前推到底之后,顺势把刀往外翻,对就是这样。”

“切丝的时候记住,一定要直上直下的,别歪了。左手的手指弯回去些,小心切到手。特别是切圆的食材的时候,一定小心。”

“鱼下锅之后不要动它,等它稍微定型了再去翻,你在

“差不多了,收汁的时候火开大些,不停地翻炒,别粘锅了。”

“辣子加多了,有点燥了。”

“豆瓣酱的香味没炒出来,今日你有些心急了。”

“可以再补一勺糖,既能提鲜,又能让味道柔和些。”

嚼月轩那边的生意也上了正轨,宋玉乔拜托宋夫人帮她寻了三个糕点师父,且都签了十五年的契书,这才让他们去中江县找苏禾安拿了食谱,又跟着学了几日。

那几人中,竟还有一个苏禾安的“熟人”——上次宋府宴席上大半夜了还在庖厨中练习给萝卜雕花的小郎君。

他在厨艺上当真是有些天赋,只是他手中银钱不多,讨好不了孔思源,始终学不到东西,便乘此机会来了嚼月轩。

苏禾安瞧着这人倒是个用心的,以后嚼月轩的点心倒是可以都交给他负责。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苏禾安想着,再教梁玉英和姜仲英半个月,自己便又该去府城做陈府小公子的生辰宴了,谁知宋玉乔那边忽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他们糕点铺子里似乎出了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