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春笋(2 / 2)

元宵一过,苏梁食肆边上的几间铺子也都陆陆续续恢复了营业,白云书院市集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

冬日的尾巴已经悄然溜走,市集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也都脱下了冬日厚重的袄子,换起了轻薄的春衫。

恰逢惊蛰,头一日听着阵阵轰鸣的春雷声,苏禾安便已经在盘算今日的菜单了。

自从有了姜家姐妹,点心铺子的生意便彻底稳定了下来,顾飞藿负责给食客调制饮子,苏禾安则是每日晨起的时候会固定做些蛋糕和饼干,偶尔闲下来还会做几个蛋挞,或是几碗凤凰奶糊。

许同光很是喜欢凤凰奶糊,来食肆喝过一次之后便念念不忘,但不知是不是他今年有些流年不利,每次来食肆的时候都不赶巧,连着七八日都没喝上凤凰奶糊,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给书院那边告了三日假,就在食肆外头的等位区等着苏禾安做凤凰奶糊。

苏禾安见了,是又觉得好笑又心里开心。

毕竟哪个厨子不为别人喜欢自己做的菜肴开心呢?

至于这遇上了惊蛰,苏禾安则是打算在点心铺那边加一个青团,食肆这边则是安排上了“春笋宴”。

主食是春笋腊肠焖饭,荤菜是春笋炒五花肉和春笋猪骨汤二选一,至于素菜,则是一个油焖春笋、一个炒合菜再加一个凉拌野菜。

送走了朝食的食客,梁玉英与姜仲英跟在苏禾安身后进了后厨,听着她报菜名,梁玉英笑道:“分明前不久还在剥冬笋做冬笋炒酱肉,一晃手里竟已变了春笋。”

比起矮胖矮胖的冬笋,如今梁玉英和姜仲英手里的春笋则更加的细长,顶上还泛着春日独有的那一抹嫩绿。

“日子过得真快啊,有时候觉得去东市卖包子也不过是前几日的事情,一转眼竟然又要到去府城做宴席的日子了。”

“这次你是带着仲英去吗?我还是得留下来看着食肆才行。”梁玉英算了算日子,三月三也就一个月不到了。

姜仲英不太爱说话,一向都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苏家母女身边,乍然听到梁玉英提起自己,差点拿不稳手中的春笋,只听她小声问道:“东家是要带着我去府城吗?被卖去人伢子那的时候,其实是我第一次来中江县。”

苏禾安叹了口气,怜惜地看了一眼姜仲英,这才不过几日,她便已发现这姑娘在厨艺上颇有天赋:“你愿意跟我去吗?若是你害怕,让季英跟着我去也是一样的。”

比起姜仲英,作为妹妹的季英却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每日那嘴就停不下来,不是在吃就是在说东说西。

要苏禾安说,比起给她做帮厨,姜季英倒是更适合去茶楼做个说书娘子。

“我愿意的。”只见姜仲英啪地把春笋放在案板上,转过身来,微微低着头,小声回答道。

“到时候你要跟紧我,莫要在府城中走丢了。”

“我知道的,我不会给东家添麻烦的。”姜仲英悄悄擡眼看了苏禾安一眼,东家脸上有些小黑点,却完全不会影响东家的容貌。

在她看来,东家就是这世上最好看的姑娘。

她不仅给了他们姐妹一个能攒下银钱的活,还让他们进后厨跟着学做菜。

甚至连他们姐妹二人如今租住的院子,也是东家的母亲帮忙寻来的,东家还帮着他们垫付了第一个月的租金。

东家还说,等契书上写的五年过去,她和妹妹想自己去外头开食肆也是使得的。

可她怎么会带着妹妹离开东家呢?

东家不收她和妹妹的拜师礼,可她早就把东家当作师父了。

“仲英,过来看着我是怎么做春笋的。”

“好。”

“无论咱们是要用春笋做什么菜,都得先冷水下锅,焯上半刻钟,这样才能去掉春笋里的苦涩味,只留下脆嫩的口感和清新的春味。”苏禾安边说边做。

姜仲英抿了抿嘴,问道:“若是冬笋呢?”

苏禾安肯定地看了她一眼:“冬笋没有春笋的苦涩味,是可以直接下锅烹煮的。”

焯好水的春笋改刀切成小段,锅中加入些许菜籽油,再化一小块猪油:“虽说这菜叫油焖春笋,却也不需要加太多,虽说笋不像茄子那般吃油,但加多了到底会腻味。”

油烧热后,姜仲英便看到苏禾安抓了一大把糖,有些疑惑:“怎么还要加糖?”

“这是炒糖色,为了让做出来的春笋是浓油赤酱的模样,做红烧肉也是这般,过几日我教你。”苏禾安自觉与姜仲英很是投缘,也许也是爱惜这颇有天分的苗子,想多教些东西给她。

总归他们之间有五年的契书,姜仲英这五年内也去不了别的食肆作工,教会了姜仲英还能让她自己没那么累。

糖在油中迅速融化,逐渐变成了棕红色,苏禾安看准那糖色的火候,顺势将提前切成小段的春笋倒了进去:“你来翻炒?”

姜仲英从苏禾安手中接过大铁勺,用力地翻拌着锅中的春笋段,米黄色的春色渐渐穿上了一层浅褐色的壳,油亮油亮的,很是好看。

“加酱油。”

“东家,要加多少?”

苏禾安又取了个大铁勺,往里面倒入适量的酱油:“可记着了?”

“翻炒几下,再往里面倒半碗水小火咕嘟一阵。”

“成了,把盖子揭开吧,火扇大些,把里头的汁水都收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