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皇帝态度(2 / 2)

是的,蒋通并不是打从一开始就和皇帝陛下同属一个阵营,他是在先帝过世、皇帝掌权之后,迫于形势选择了主动投诚。

皇帝对这些主动归降的人一向厚待,为的就是吸引更多与他们处境类似的人。

但还是那句话,皇帝不介意给他们富贵荣华,但却不会让他们一直手握私军。

他甚至可以“出卖”自己,靠纳妃拉拢人心,但兵权这东西,皇帝却一直尽可能将它收拢在自己手里。

每一个迫于形势主动归降,对他并非真心效忠的人,他都会想尽办法分化对方手头兵力。

尤其是在大局已定,他登基为帝之后,他更是直接把自己的这一底线摆上台面,给了那些或多或少,仍然手握兵权的勋贵一个主动交权的机会。

碍于形势,那些人不管心里有多不情愿,面上却都必须为了保全自己以及一家老小,识趣儿的交出兵权。

可归根结底,这些人难免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蒋通也是一样,当初识趣,不代表他就会一直识趣,风头过去之后,他还是会忍不住试探皇帝。

尤其,他嫡次子文不成武不就,他那些庶子虽然有些小聪明,但终归并没有经历过战场或者科举的全面考验。

是以,他虽然偏爱庶子,心里却也十分清楚,看着机灵和能够凭借这份机灵在文武二途杀出一条血路,到底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难得江远这么个现成有出息的苗子冒出来,他实在很难不心动。

但现在,他显然已经没办法继续他的认亲计划了。

皇帝对于兵权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他如果非要认回江远,江远会怎么样他说不好,但他却是一定会被皇帝视作有造反苗头的。

蒋通并没有那个心思,主要是他自知并没有那个本事,他想染指兵权,不过是想要让自己一家拥有更多权势、富贵罢了。

既然皇帝对他们这些半路投来的还是一如既往的警惕,为了全家老小,他自然不敢再继续动那些小心思。

江远这个儿子,他此时确实是认不得了。

自那之后,蒋通就老老实实缩起来,继续当他的富贵闲人了,江远也因此重新过上了按部就班的驻军生活。

至于谢莞娘,她在这事儿暂且尘埃落定之后,第一时间给汪小芝回了信,一方面是告诉他们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劝说汪小芝和陈里正,提醒他们以后千万不要和那些人正面对上。

除此之外,谢莞娘还雇了一名身有残疾的前侯府侍卫,请他在明福村暂留几年,教导村里那些有天赋的孩子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