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艾米的请求(1 / 2)

她激动地抓住琳达的手,眼睛闪闪发光:“琳达!我决定了!我不只是想品尝,我想学!我想跟苏先生学习做中餐!哪怕只学一道菜,比如这个神奇的山药汤或者这个漂亮的糕点!我想知道它们是怎么从这样一根‘棍子’变出来的!这比只是吃,要有意思一千倍!”

琳达看着好友兴奋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用略带调侃的语气泼了盆“冷水”:“我的大小姐,你呀,还是先洗洗睡吧。学中餐?你以为是你平时做沙拉、烤面包那么简单吗?那讲究可多了,刀工、火候、调味…复杂着呢!你这三分钟热度的性子,别到时候切菜切到手,炒菜溅到油,没两天就打退堂鼓了。”

艾米的中文水平还不足以完全理解“洗洗睡吧”这句俚语的确切含义,但她从琳达的语气和笑容里,清晰地感受到了不以为然的调侃。

她像被戳破的气球,高涨的情绪瞬间低落了一些,小声嘟囔着:“可是…我是认真的呀…”

但她没有再争辩,只是把这个炽热的愿望暂时压在了心底,想着:没关系,我会用行动证明我不是一时冲动。

回到酒店,艾米迫不及待地拿出苏浩泽赠送的、已经真空包装好的山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她谨记苏浩泽的提醒,找出了酒店厨房配备的一次性手套,全副武装,开始了她的“厨艺初体验”。

然而,理论和实践之间,隔着一道名为“手忙脚乱”的鸿沟。

尽管戴了手套,但在试图给那滑不溜秋的山药去皮时,粘液还是不小心溅了一点到手背上。

起初还没感觉,过了一会儿,那片皮肤开始传来一阵阵明显的刺痒感。

“oh!好痒!真的痒!”艾米惊呼起来,想起苏浩泽的叮嘱,又是懊恼又是佩服,“r. Su 说得对!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她赶紧用清水冲洗,但刺痒感并未完全消失。

无奈之下,她只好哭丧着脸给琳达打电话求助:“琳达…救命…我的手…好痒…那个山药…它攻击我!”

电话那头的琳达听完艾米带着哭腔的描述,简直是哭笑不得,但还是立刻赶到了酒店。

看到艾米戴着歪歪扭扭的手套、对着案板上那根“不听话”的山药和一小片泛红的手背欲哭无泪的样子,她一边摇头叹气,一边认命地卷起袖子。

“来来来,大小姐,靠边站,看我的。”琳达接过“指挥权”,她虽然厨艺不算精湛,但基本的处理食材还是没问题的。在琳达的指导和帮助下,两人一番折腾,总算把那两根山药去皮、切成了大小不一的块,按照苏浩泽说的最简单的方法——清蒸。

等待的过程中,厨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属于山药本身的清甜香气。

当锅盖掀开,蒸汽氤氲中,那盘虽然形状不甚美观、甚至有些“惨不忍睹”,但散发着热气和天然食物香气的蒸山药出炉时,艾米还是激动地欢呼起来!

她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山药粉糯清甜的本味在舌尖化开。

虽然远不如“膳时记”的出品精致,但这是她自己在琳达帮助下亲手做的!

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它不漂亮,但味道很真实!而且是我做的!”艾米兴奋地拍照,发给远在国外的家人和朋友,配上长长的文字,分享这次“惊险”又充满乐趣的烹饪经历。

果然,收获了一连串的惊叹号和赞美,大家都对她居然亲手做出了“中国神秘健康食物”感到不可思议。

家人的鼓励和成功的喜悦,如同添柴加火,让艾米想要系统学习中餐的愿望更加炽热和坚定。

她不仅仅满足于自己摸索了,她想要真正地、系统地学习。

第二天,艾米再次来到了“膳时记”悦动新天地店。

这一次,她的目标明确,神情也不同于昨日的游客般的兴奋与好奇,而是带着一种郑重的决心。

她直接请求见苏浩泽。

当苏浩泽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艾米深吸一口气,用尽可能清晰、诚恳的中文,一字一句地说道:

“苏先生,您好。再次打扰您。昨天,我回去尝试了自己处理山药,虽然…结果有点糟糕,”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伸出手背展示那几乎看不见的红印,“但我更加确定,我非常、非常喜欢中餐,喜欢它背后的文化和智慧。所以,我有一个冒昧的请求——”

艾米顿了顿,眼神无比认真:“请问,我是否有机会,可以跟着您,或者店里的厨师,系统地学习一些中餐的基础知识?哪怕只是几道最简单的家常菜?我不是一时冲动,我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

我相信,由我这样一位外国学习者,将学习中餐的经历、感受到的文化,用我的方式和视角分享给我的朋友、我的社交媒体粉丝,或许能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交流。

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外国人,能更容易地理解、接近、甚至爱上中餐和华国文化。”

艾米的话,让苏浩泽微微一怔,脸上掠过一丝明显的惊讶。

他确实没料到这位外国友人会提出如此正式的学习请求。

然而,他并没有立刻回绝。

因为他从艾米的眼神中,看到了超越一时兴起的认真和热情。

更重要的是,艾米无意中展示的“优势”,精准地触动了他商业布局中一个正在构思的环节。

海外市场的文化传播与影响力构建。

“由外国学习者亲身实践并分享”,这无疑比品牌自身的宣传更具亲和力与说服力。

这对于正在开拓海外联名市场、并希望将“悦动新天地”街区乃至天海市打造成有国际吸引力文旅目的地的“膳时记”来说,是一个颇具想象空间的契机。

若能成功,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苏浩泽沉吟了片刻,目光温和却带着审慎,看着艾米,缓缓开口:“艾米女士,感谢您的厚爱和信任。您的这个想法……很有意义,也很大胆。不过,系统学习厨艺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吧,请给我一点时间考虑一下,我们也需要评估一下如何安排,才能既满足您的学习愿望,又不影响餐厅的正常运营。可以吗?”

艾米听到苏浩泽没有直接拒绝,反而认真考虑了可能性,心中顿时燃起巨大的希望。

她连忙点头:“当然可以!谢谢您愿意考虑!我可以等!无论结果如何,都非常感谢您!”

看着艾米充满期待离开的背影,苏浩泽陷入了思考。

这个突如其来的请求,似乎为“膳时记”的文化输出之路,推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