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地库里的信标(1 / 2)

我盯着那枚黑色信标,手心渐渐渗出冷汗。

L3 - Δ7——第三基地地下仓库,是我们最核心的物资储备点,存放着“时间银行”志愿者的全部健康档案、阳光链药品调度清单,甚至……我父亲那块老怀表也在那儿。

它不是遗物,是证据,记录着他当年调查村长贪腐时留下的唯一线索。

而现在,这个编号为Zht - Gp7的装置,静静地躺在掌心,像一颗沉睡的心脏,只等某个时刻被唤醒。

“停留时间超过600秒……就会自动激活?”我低声重复着背面那行小字,声音几乎被地库残余的水汽吞没。

周后勤支援官点点头,脸色发白:“我们查了监控日志,过去三个月里,高层进出地库超过十分钟的情况有十七次。每一次之后,信标都会发送一段加密数据包,持续时长约四十七秒,频率固定,路径绕经境外中继节点,最终消失在东南亚某匿名服务器集群。”

我猛地抬起头。

十七次。

也就是说,我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内部系统,早已被人从根上蛀空。

而真正可怕的是——对方不需要实时追踪,他们只要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谁、在哪儿待够了十分钟,就能悄无声息地把情报送出去。

这不是外部入侵。

这是寄生。

“孙专家。”我转向角落里的反黑专家,声音压得极低,“你怎么看?”

孙反黑专家双手交叉,眉头紧锁:“如果是外部植入,不可能躲过三次例行安检。而且信标预设坐标精准到亚米级,说明放置者清楚知道它的最终落点。唯一的解释——它是在入库前就被装进去的,或者……有人定期进去维护。”

“内部有人。”我说。

空气骤然沉重。

赵队长从俘虏那边走回来,脸色阴沉:“审了几个,嘴都很硬,但其中一个提到了‘蜂巢静默’这个词。他们管这次行动叫‘清巢’,目标不只是破坏,而是彻底瓦解我们的指挥中枢。”

蜂巢……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他们想让我们自乱阵脚,互相猜忌,直到联盟内部崩塌。

但我不能让他们得逞。

“不报警,不通报,不撤换人员。”我环视众人,一字一句道,“从现在起,所有人照常行动,通讯加密等级提升至a级,所有会议改为流动地点,地库出入记录全部归档但不得调阅——我们启动‘蜂巢静默排查’。”

没人质疑。

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两天,一切如常。

我照常开会,照常巡查,甚至特意在地库多待了十五分钟,亲手整理了一批即将转运的药品。

监控里,我的身影平静而自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可暗地里,李网络追踪员已接入信标信号模拟器,伪造了一个假的响应环境,让境外服务器以为系统仍在正常运作。

同时,他逆向解析出十七次外泄数据的内容——当看到“林建国怀表存放位置:L3 - Δ7 - 8号保险柜”这一条时,我的手指狠狠掐进了掌心。

他们连这个都知道。

是谁?谁能接触到这种级别的信息?

周后勤支援官在第三天傍晚找到了突破口。

“温控设备。”她递来一份维修记录,“最近两周,地库的恒温系统报修了五次,每次都是吴师傅签字处理。奇怪的是,每次维修后,信标信号强度都会提升12%到15%,像是……被重新校准过。”

吴师傅?

我愣了一下。

后勤组的老员工,五十出头,沉默寡言,干了十几年电工,从没出过差错。

妻子早逝,儿子在国外读研,每月固定汇款支持。

“调他近一个月的考勤。”我说。

记录很快出来——请假四次,每次都在数据外泄的第二天。

巧合?太多巧合就是必然。

“曹大哥。”我找到曹正义援军领袖,低声交代,“找两个信得过、懂电路的志愿者,今晚跟我走一趟。”

深夜,地库外围一片死寂。

我们避开主通道,从排水管潜入。

曹带来的两名志愿者熟练地拆开温控主机外壳,层层剥离隔热层。

当第三层金属板被掀开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微型信号放大器,嵌在电路板夹层中,与主机电源并联,外表涂着伪装漆,若非刻意深查,根本无法察觉。

“这玩意儿能将信标信号增强三倍,穿透混凝土层直连卫星。”李网络追踪员用检测仪扫过,声音发紧,“而且……它带自毁模块,断电超过三十秒就会熔毁芯片。”

我缓缓闭上眼。

这不是临时起意,是精心布局。

有人在我们眼皮底下,建了一条看不见的通路。

“下一步?”赵队长低声问。

我睁开眼,目光落在监控画面上——吴师傅的身影刚出现在地库东侧通道口,手里提着工具箱,鬼鬼祟祟地四下张望。

“让他进来。”我轻声道,“今晚,我们修的不是机器。”

周后勤支援官按照计划,在白天的例会上“无意”透露:“明天上午九点,全部疫苗库存将转移至地库b区,要求提前检修所有设备。”

灯光骤然亮起的那一刻,吴师傅正蹲在地上,拧开主机面板,手指刚触碰到那根伪装成接地线的传输导线。

“你修的不是机器。”王训练官带着人从暗处冲出,枪口直指其眉心,“是坟墓。”

吴师傅浑身一僵,脸色瞬间惨白。

他没跑,也没反抗,只是低头看着自己颤抖的手,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