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桥上的纸条(1 / 2)

凌晨五点十七分,监控画面定格在那张压进桥栏缝隙的纸条上。

“别信赵队长。”

五个字像钉子,一根根凿进我的太阳穴。

我站在指挥车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战术腰带边缘,呼吸放得很轻,仿佛稍重一点,就会惊动潜伏在暗处的猎手。

钱线人失踪了。

最后一次信号消失在城北老桥下游三百米处,水声混着风噪,录音里什么也没留下。

可他留下了这张纸条——不是发信息,不是打电话,不是逃,而是站在这寒风刺骨的老桥上,颤抖着手写下警告,然后把它塞进铁锈斑驳的栏杆缝里。

他是想让我们看见……还是被迫这么做?

“调他最近两周所有通讯记录。”我开口,声音压得极低。

李网络追踪员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影。

三分钟后,屏幕弹出三条通话日志:钱线人与赵队长单独联系三次,每次通话时长不超过两分钟,地点分散在城区不同角落,且均为加密线路中转。

“太短了。”孙反黑专家站在一旁,眉头拧成一座山,“如果是传递情报,时间不够;如果是密谋背叛,又没必要遮掩得这么拙劣。这不像内鬼接头,倒像是……某种紧急确认。”

“确认什么?”我问。

“确认对方是否还活着。”他说,“或者,确认谁还能信任。”

我的心猛地一沉。

紧接着,周后勤支援官拿着一份补给清单走进来,脸色发白:“林致远,你得看看这个。赵队长昨天申请的突击装备里,多了两套无线电干扰器——型号是军用级宽频压制装置,联盟从不配发这种东西。而且……审批单上的签名,是伪造的。”

空气骤然凝固。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普通的违规操作,这是蓄意准备切断我们的通讯链路——在行动最关键时刻,让整支队伍变成聋子、瞎子。

“查他的手机信号轨迹。”我下令。

李追踪员迅速接入基站数据库。

十分钟后,他抬起头,眼神变了:“赵队长的私人终端,在过去七天内,有四次夜间自动连接过一个已注销的Ip节点。那个节点……曾隶属于周鸿涛控制的地下通讯网,虽然早就被查封,但最近三个月有重启迹象。每次连接持续约九十秒,刚好够上传一段加密数据包。”

九十秒。足够把行动计划、人员配置、突袭路线,全都传出去。

我闭上眼,脑海中闪过赵队长这些天的样子:他依旧雷厉风行,带队训练一丝不苟,对任务充满激情。

可就在刚才严决战提起“码头强攻”时,他的右手拇指曾轻微抽搐了一下——那是长期握枪的人才有的神经反应,只有极度紧张才会暴露。

原来不是坚定,是压抑。

“他不是叛徒。”孙反黑专家忽然说。

我睁眼看他。

“他是被胁迫的。”他语气笃定,“真正的叛徒不会留下破绽,更不会让线人有机会写下警告。钱线人写那张纸条的时候,一定见过赵队长异常的行为,但他不敢明说,只能用这种方式提醒你——因为他知道,一旦说破,自己会立刻消失。”

我盯着地图上那三个红点:冷库、码头、养殖场。

郑世坤说的三支断后队,真的是并列威胁吗?

还是说,其中某一处,才是他们真正藏匿人质、操控内应的核心据点?

答案指向西南山区的养殖场。

那里偏僻、封闭、易守难攻,最适合长期囚禁。

而赵队长……他有没有可能,也是受害者?

“我要知道他昨晚去了哪里。”我说。

李追踪员立刻启动信号追踪协议,将微型定位贴片植入一辆日常巡逻的补给车底部。

三小时后,系统捕捉到赵队长独自驾车离开基地,车牌识别显示,他驶向城西方向。

目的地:废弃加油站。

那一瞬间,我几乎能听见血液冲上头顶的声音。

那是周鸿涛早年用来转运赃款和武器的秘密联络点,三年前已被警方捣毁,周围荒无人烟,连监控都未覆盖。

正常人绝不会无缘无故去那种地方。

除非,他是去交接。

“所有人隐蔽待命。”我下达指令,“不开火,不抓捕,只观察。”

突击队悄然包围加油站,透过破碎的玻璃窗,我们看到赵队长站在油罐阴影下,双手紧握,神情紧绷。

几分钟后,一名蒙面人从侧门潜入,两人简短交谈几句,赵队长掏出一个U盘递了过去。

那一刻,我的手指扣上了枪柄。

可就在我即将下令突袭时,变故突生——

赵队长突然拔枪,近距离击毙蒙面人,子弹正中心脏。

那人甚至没来得及喊叫,便重重倒地。

而赵队长扔下枪,双膝跪地,肩膀剧烈抖动,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呜咽:“我女儿……还在他们手里……我说过不干了……我不想再送情报了……可他们说,只要我不做,视频就会发给你们,你们就会以为我是叛徒……”

他捂住脸,泪水从指缝间滑落。

我们冲入现场,在死者身上搜出一部防水手机。

打开视频——昏暗灯光下,一个小女孩被绑在铁笼前的椅子上,嘴上贴着胶带,眼睛布满恐惧。

背景里的金属栅栏、水泥地面、远处隐约的猪叫声,全都指向同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