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要怎么做,还是等他再仔细想想。
小公主她们又跑出去玩了,经过了上山采药,小公主她们和村里的孩子们关系更加好了,所以才刚吃完午饭没多久,就有人来找小公主她们出去玩。
萧然也没有阻拦,只是让李丽质给她们换上了厚衣服,他自己则是和孙思邈一起去整理药材,顺便自己也学一学。
休息的空隙,萧然呼出一口气,看向外面。
院子角落的树叶又被吹落了不少,光秃秃的枝桠戳在铅灰色的天空下,风里裹着初冬的干冷。
“小囊君~小囊君~”
一听这声音,萧然就知道是谁过来了。
果不其然,他一抬头,就见三个小身影裹得像圆团子似的跑进来,最前面的就是小公主。
她穿了一身枣红厚棉袄,梳着双丫髻,肉乎乎的小手抓着片卷边的槐叶。
城阳小公主和高阳小公主两个小姑娘穿着墨绿、藕粉的棉服,领口袖口都缝着兔毛,手里各攥着个绣了梅花的暖手炉。
三娘阎瑶狄仁杰则是在更后面,也是穿的厚厚的。
“慢些跑,天冷路滑!”萧然连忙起身迎上去,伸手稳稳扶住差点踉跄的小公主。
小家伙咯咯笑着,带着奶气的热气喷在他手背上,伸手就往他怀里扑:“小囊君~玩~”
“好,玩。”萧然失笑,顺势把小公主抱起来,她身上的棉袄暖乎乎的,还带着股淡淡的熏衣香。
“兕子想玩什么?”萧然看向怀里的小公主。
小公主一脸兴奋的晃着小手,比比划划的不知道在说什么,还是一旁的城阳小公主解释道:“村子里面的小孩说想要放纸鸢,兕子也想玩,我们就回来了。”
小公主听到“纸鸢”,更是连连点头。
这点小愿望萧然当然不会不满足,他这也正好有现成的,是一只小雀的图案,这纸鸢只有一个,于是一群孩子就在院子里面玩了起来。
萧然帮她们把纸鸢举高,顺着初冬的西北风一放,纸鸢就晃晃悠悠飞了起来,越飞越高,像只真的小雀在晴空里飘。
直到夕阳把天边染成橘红色,远处的炊烟隐约升起,萧然才带着他们往回走。
刚进屋,一股暖气扑面而来,在外面的时候习惯了那个温度,没觉得冷,如今进了屋才感觉出来。
“七又又~”
小公主刚进来就闻到了香喷喷的味道,迫不及待的想要吃饭。
桌面上放着炖得酥烂的腊鸡汤,还有一些其他的炒菜。
萧然给小公主盛了小半碗鸡汤泡饭,挑去里面的骨头,小公主吃得香喷喷的,不过她胃口小,吃了小半碗就打了个饱嗝,靠在萧然怀里揉眼睛。
饭后,下人收拾了碗筷,小公主她们也去睡觉了,李丽质和豫章公主还有张二丫则围坐在桌边,就着跳动的烛火相互说笑。
她们的话题萧然没掺和,听了一会就睡觉去了。
第二日天刚亮,萧然就起了床,用热水洗了脸,然后照常锻炼身体。
只不过今天的锻炼小分队多了几个人,李丽质和豫章公主还有张二丫都来了。
萧然惊奇道:“你们还真的过来了啊。”
李丽质捂着嘴笑了,“那当然,都说好了,当然要过来。”
看着孙思邈奇怪的眼神,萧然才想起来,他忘了告诉孙思邈这件事了!
好在孙思邈也并不介意,还特意放慢了动作教李丽质她们。
锻炼完之后,萧然吃了个早饭,然后就去了玻璃工坊。
刚走到工坊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秦怀道兴奋的声音:“小郎君!你可算来了!镜片磨好了!”
萧然推门进去,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秦怀道手里捧着个木盒,快步走过来,“小郎君,你看看这镜片,是不是比之前还要光滑?我用牙膏抹在玻璃上磨的,比之前好多了!就是不知道这弧度对不对。”
打开木盒,两对玻璃镜片躺在绒布上,一对边缘略厚,一对中间略凸,对着光看也没什么杂质。
“试试吧?”秦怀道眼里满是期待。
正说着,程处默和李恪也来了,程处默一进门就嚷嚷:“小郎君,那镜片行吗?”
萧然挠头,举起一枚镜片朝着远处看了看,确实有放大的效果,但是更具体的还得做出来才行,毕竟有镜筒的望远镜和放大镜怎么可能一样。
“这么看来确实是有用的,不过得把镜筒也做出来才行。”
眼看着千里眼要成了,几人都十分激动,一听萧然这么说,李恪连忙问道:“这镜筒要怎么做?”
萧然说道:“咱们直接用木头做个木筒就行。”
程处默最是沉不住气,闻言连忙问道:“咱们上哪儿找木筒去?”
秦怀道默不作声,先把镜片包好,才抬头看去。
萧然想了想,这木筒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得契合尺寸,而且仿照望远镜,这木筒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筒,而是两个筒嵌在一起的,这就要用到木工了。
想了想,萧然决定去求助。
“咱们去找三祖父,他老人家会木工,而且手中肯定有熟料。”
他们总不能直接用新鲜的木头去做,没有经过处理的木料根本没法用。
四人风风火火赶到三祖父家。
“三祖父。”萧然和三祖父打了个招呼。
三祖父眯起眼睛,“小郎君来了,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萧然点点头,“我们需要一些处理好的木料,要薄一些的,而且还要有弧度,三祖父你这有吗?”
三祖父想了想,“这木料倒是好办,只不过这有弧度的...弧度的大小之类的都不好说,若是有尺寸的话,倒是还好办一些。”
这倒也是,萧然干脆直说道:“三祖父,我们是打算做千里眼,您按照这镜片的尺寸做就行,只不过得做两个。”
萧然干脆按照现代望远镜的样子和三祖父形容。
三祖父咂咂嘴,“这倒是新奇,不过也不难。”
说着,三祖父直接带着萧然他们去了库房,然后将镜片的尺寸记了下来,就开始忙碌。
程处默主动在旁打下手递工具,秦怀道更是捧着镜片寸步不离,李恪则跟着三祖父学做木筒。
炭炉的热气裹着锯末香,萧然蹲在一旁,看着三祖父利落地削出木筒雏形,时不时伸手比划着调整镜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