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半个月的跋涉,终于望见了高耸入云的缥缈峰。山峰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林烨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上爬,积雪打滑,他就用铁剑在冰面上凿出脚印;寒风刺骨,他就一边走一边默念长春功的口诀(前世在书中看到的零星记载)。爬到半山腰时,突然一阵狂风袭来,他脚下一滑,整个人朝着山崖下坠——千钧一发之际,他下意识地使出凌波微步,脚尖在崖壁的凸起处一点,借着反作用力稳住身形,再抓住一根冰棱,才算捡回一条命。
“好险!”林烨趴在崖壁上,心跳得飞快,冷汗浸湿了后背,与冰雪一接触,冻得他牙齿打颤。可他没有退缩,稍作休整后,继续往上爬。终于,在日落时分,他看到了灵鹫宫的遗址——断壁残垣上覆着厚厚的积雪,朱红的宫墙早已斑驳,唯有几根粗壮的石柱还矗立着,依稀能看出当年的宏伟。
林烨走进遗址,在宫殿的废墟中仔细搜寻。他记得书中说,长春功的秘籍可能藏在灵鹫宫的石室里。他搬开断裂的横梁,扫去石柱上的积雪,终于在一座坍塌的偏殿后,发现了一个隐蔽的石门。石门上刻着“天山童姥”四个篆字,字迹苍劲有力。林烨试着推了推石门,纹丝不动——他运起内力,双手按在石门上,大喝一声,石门“嘎吱”一声缓缓打开,一股尘封已久的寒气扑面而来。
石室内漆黑一片,林烨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借着微弱的光芒打量四周。石室不大,中央放着一个石棺,石棺旁的石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正是《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的秘籍!他快步走到石壁前,逐字逐句地研读:“此功需以精血为引,调和阴阳,每三十年需返老还童一次……”
“返老还童?”林烨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自己现在正是少年身,修炼此功正好能巩固根基,不仅能驻颜,还能让身体进一步发育,岂不是两全其美?他按捺住激动,先盘膝坐下,运转《九阳真经》的内力,将体内的杂质排出,再按照长春功的口诀,引导内力在经脉中流转。
起初,内力在经脉中运行时,只觉一阵温热,可随着口诀的推进,丹田处突然涌起一股暖流,顺着四肢百骸扩散开来,所到之处,原本因严寒冻僵的筋骨都变得柔软起来,连皮肤都仿佛在被温水浸泡。林烨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的骨骼在微微发胀,像是在生长,脸颊的轮廓也在慢慢变得立体——他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光滑细腻,比之前更显俊朗。
“有效!”林烨心头大喜,更加专注地修炼。不知过了多久,火折子燃尽,石室内陷入黑暗,可他却浑然不觉,只沉浸在内力流转的快感中。直到丹田处的暖流渐渐平息,他才缓缓睁开眼——此时天已蒙蒙亮,阳光透过石门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光柱。
林烨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只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身形比之前高了小半头,肩膀也宽了些,原本青涩的面容变得温润如玉,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气。他走到石棺旁的铜镜前(不知是哪位前辈留下的),看着镜中的自己,忍不住笑了:“这样……应该能入郭襄的眼了吧?”
离开灵鹫宫时,雪停了,阳光洒在雪地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林烨踩着凌波微步下山,身形飘逸如仙,腰间的铁剑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学会了凌波微步和长春功,只是靠近郭襄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去襄阳,去见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小东邪”。
“郭襄,等我。”林烨望着襄阳的方向,眼中满是坚定。寒风掠过他的脸颊,却吹不散他心中的暖意——这一世,他要改写命运,不仅要创立武当派,更要陪在郭襄身边,让她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