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集:手记终极篇,记载“经络通体”长生术(2 / 2)

“不试就一点希望都没了!”林砚之没回头,伸手翻开老教授的手腕,找到寸口脉。她记得手记里说,垂危之人经气衰竭,需先针“关元、气海”补元气,再针“内关、神门”稳心神。针具是外祖父留给她的一套银针,比普通针细一倍,针尖泛着淡蓝的光。

银针刺入关元穴时,老教授的手指轻轻动了一下。林砚之心中一喜,又迅速刺入气海穴,同时让护士点燃艾绒,隔姜灸在老教授的命门穴上。艾草的香气弥漫开来,监护仪上的心率渐渐从四十升到了五十,再到六十。在场的医生护士都看呆了,谁也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针灸和艾灸,竟真的起了作用。

忙到后半夜,老教授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林砚之坐在病房外的长椅上,掏出包里的手记,借着走廊的灯光继续看。手记里写着外祖父的亲身经历:“民国三十五年,余遇隐者于黄山,授经络通体之法。后试通经,三年乃成,觉精力倍增,视物如少年。然隐者言,通体需戒贪嗔痴,若心怀杂念,反受经气所伤。”

林砚之忽然想起外祖父晚年的样子。外祖父活到九十八岁,去世前一周还在古籍修复室工作,眼不花耳不聋,连头发都没全白。当时她只觉得外祖父身体好,现在才明白,那是“通经”后的效果。可外祖父为什么没完成“通体”?手记最后几页的字迹有些潦草,像是外祖父临终前匆忙写下的:“砚之,经络通体虽能长生,然需以众生为念。若只为一己之私,经气必滞于膻中,终成大患。余一生行医,未能通体,然见病患康复,亦觉此生无憾。今将手记传你,望你谨记:医道在仁,不在长生。”

林砚之的眼泪落在纸页上,晕开了外祖父的字迹。她忽然明白,外祖父不是不能完成“通体”,而是选择了放弃。长生固然诱人,可对一个一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来说,看着病患康复的笑容,比自己活过百年更有意义。

这时,病房里传来老教授的声音:“砚之,是你吗?”林砚之赶紧擦干眼泪,推开门走进病房。老教授靠在枕头上,精神好了许多,笑着说:“刚才我好像做了个梦,梦见一股暖流绕着身子跑,舒服得很。你外祖父当年是不是也给你讲过这种奇怪的经络?”

林砚之握着老教授的手,晃了晃手里的手记,笑着说:“教授,外祖父不仅讲过,还把秘诀都写下来了。不过我觉得,咱们当医生的,能治好病人,比什么长生术都强。”老教授点点头,眼里满是赞许。

第二天一早,林砚之把手记带回老宅,放回青铜匣里,重新锁好,放回书柜第三层。她没有告诉任何人手记里的秘密,也没有想过要尝试“经络通体”。因为她知道,外祖父留下的不是长生的方法,而是医者的初心——医道在仁,不在长生。

后来,林砚之成了国内知名的中医,像外祖父和老教授一样,救了无数病人。有人问她为什么年纪轻轻医术却如此高超,精力也总是那么充沛,她只是笑着说:“没什么秘诀,不过是记住了老师说的,用心对待每一个病人罢了。”

只有在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林砚之会想起那本手记,想起外祖父写下的“经络通体”。她知道,真正的长生,不是身体的不朽,而是医者仁心的传承,是救死扶伤的信念,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