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每日卯时必须起身,到院中晒半个时辰太阳。”素问笔下不停,字迹清隽有力,“卯时是阳气初升之时,晒太阳能助阳气生发,比任何补药都管用。丞相府的庭院想必宽敞,您只需搬把椅子坐在院中,哪怕闭目养神也好。”
“第二,处理政务时,每过一个时辰,便起身走一刻钟。”她顿了顿,抬头看向李斯,“您可在书房放一盆薄荷,走的时候闻闻薄荷的香气,能清头目、解疲劳。若是实在没时间走动,便用手指按揉太阳穴和足三里,每个穴位按揉百下,也能缓解不适。”
“第三,晚餐不可过饱,且要少吃肉食。”素问放下笔,将写好的方子递过去,“立夏后宜食清淡,您可让厨房多做些绿豆粥、冬瓜汤,睡前再喝一小杯温蜂蜜水,助眠又润肠。对了,丞相府中若有熏香,切记不可用浓郁的檀香、麝香,改用艾草熏香,能安神又不耗气。”
李斯接过方子,仔细看了一遍,见上面的药材都是寻常可见的,甚至有些在自家菜园就能找到,不禁感慨:“原以为养生需用奇珍异宝,没想到副署长的方子竟如此朴实。老夫先前听人说,副署长编的《节气养生册》里,都是百姓能用到的法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养生本就不是权贵专属,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需顺应节气、调理作息。”素问想起昨日在乡镇医点,看到老农们照着《节气养生册》里的法子,用艾草熏屋子防蚊虫,心中便觉得温暖,“丞相若能照方子调理,不出半月,失眠心悸的症状定会好转。若是有不适,可随时让府中侍从来医署告知,我再根据情况调整方子。”
李斯起身,对着素问深深一揖:“多谢副署长。老夫今日不仅得了方子,更明白了养生的道理。待老夫身体好转,定会在朝堂上奏请陛下,将《节气养生册》再多印些,送到各郡县的学堂和乡医点,让更多百姓受益。”
素问连忙避开,躬身回礼:“丞相客气了,能让养生之法惠及百姓,本就是医署的心愿。”
送李斯出门时,医署外的百姓还在两侧等候。见丞相从医署出来时,脸色比进去时红润了些,还对着素问拱手道谢,百姓们都议论起来:“原来丞相也来请素问副署长看病啊!”“我就说嘛,素问副署长的方子最管用,我家老婆子照着《节气养生册》调理,咳嗽都好了!”
素问站在医署门口,看着青铜马车缓缓驶远,又转身回到内堂。案上的《节气养生册》修订稿还摊开着,她拿起笔,在“立夏养生”的章节旁,又添了一句批注:“养生之道,在顺天时、节饮食、调情志,无关贵贱,唯在坚持。”
墨汁在竹简上晕开,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字迹上,像是给那些朴实的道理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素问知道,丞相这一次求方,或许会让更多权贵重视节气养生,但她更希望的是,有朝一日,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每个人都能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这才是医道真正的意义。
午后的风从窗棂吹进来,带着榆叶梅的香气,拂过案上的方子和竹简。医署外,百姓们又排起了长队,有人拿着《节气养生册》来问问题,有人带着自家种的草药来请教用法,素问整理好药箱,起身走向问诊台——她还有很多事要做,要让养生之法像这暮春的花一样,开遍大秦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