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斩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槐树:“既然不对症,那就按体质分。你不是常说,人有寒体、热体、湿体之分吗?把节气和体质对应起来,不就能出一套‘适配疗法’了?比如寒体的人,到了秋冬就该多吃些温性的食材,像羊肉、生姜;热体的人,到了春夏就该多吃些凉性的,像绿豆、莲藕。”
这话像是点醒了素问。她猛地转身,拿起笔在手记上飞快地写起来:“对!就是‘适配’二字!二十四节气各有特点,人的体质也各不相同,把两者结合,才能找到最适合的养生之法。比如立春之后,阳气生发,寒体的人可以用黄芪、红枣煮水喝,助阳气生发;而热体的人,就该用薄荷、菊花泡水,免得阳气过盛上火。”
她越写越投入,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不知不觉就写满了半页。秦斩站在一旁,看着她专注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过了约莫半个时辰,素问才停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将手记递给秦斩:“你看,我把立秋到霜降这几个节气的养生法先写了个大概,还分了寒、热、湿三种体质。等会儿我再去药房,找些对应的药材配成养生方,让弟子们先试试效果。”
秦斩接过手记,仔细看着上面的字迹。只见纸上写着:“立秋:寒体者,宜食羊肉、生姜,可炖羊肉汤;热体者,宜食梨、莲藕,可煮梨汤;湿体者,宜食红豆、薏米,可熬红豆薏米粥……”每一条都写得详细,连食材的用量和做法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写得很清楚,就算是不懂医术的百姓,看了也能明白。”秦斩赞道,“不过,光有方子还不够,得让百姓知道怎么用。不如等你把所有节气的养生法都整理好,让学堂的先生编一本小册子,送到各个乡镇的医点,再让弟子们给百姓讲解讲解。”
素问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这套养生法试过之后,若是效果好,就编一本《节气养生册》,让每个百姓都能拿到。这样一来,大家就能根据节气和自己的体质调理身子,少生病,少受罪。”
正说着,阿桃又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个陶碗,碗里盛着刚熬好的姜汤:“署长,您早上没顾上吃饭,我熬了点姜汤,您暖暖身子。”
素问接过姜汤,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舒服得叹了口气。她看着碗里的姜汤,忽然想起刚才写的立秋养生法,对阿桃道:“阿桃,你是湿体,平时总觉得身子沉。从今日起,你可以用红豆和薏米熬粥喝,坚持几天,看看身子是不是能轻快些。”
阿桃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今晚就试试!若是真有用,我再告诉药房的其他弟子。”
素问笑着点头,又拿起笔,在手记上补充道:“立秋,湿体者,红豆薏米粥,每日一碗,连服七日。”写完后,她看着手记上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有处暑、白露、秋分……还有更多的体质需要研究,更多的养生方需要验证。但她相信,只要一步步走下去,这套“节气养生”适配疗法,一定能给大秦的百姓带来福祉。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手记上,将那些字迹照得格外清晰。素问轻轻抚摸着纸页,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春天,百姓们依照养生册调理身子,脸上洋溢着健康的笑容。秦斩站在一旁,看着她眼中的光芒,心中也生出几分暖意——他知道,素问又要为大秦的百姓,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