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哦了一声,眼神擦过户部侍郎:“这么说来侍郎是主战喽。”
黄庆战战兢兢的跪下:“陛下,楚王如今已经达到卫辉,即便是求和,也不一定会退兵,臣,主战!”
不主战也不行,楚王包括楚王身下的这些将领,士兵,这些年可没少吃户部的苦头,陈敬在位期间,不知贪墨了边疆多少的粮草。
别说陈敬了,户部的这些人但凡有一个出去求和,别说楚王不杀他,单单楚王手下的那些将领和士兵都能活撕了他们。
所以,即便是他知道皇帝就算是再派兵出去用处也不大,他也得主战。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有一种无力感蒙上了心头,九叔底下都是精兵强将,如今中原门户大开打入洛阳城不过需要半月。
今年粮道刚刚修整好,哪怕是最近出的兵全部调来,也没有一个好的领兵之人,也不知是怎么的,派出去的都是带兵强势的将领,死的死,被砍的被砍,投降的投降。
如今打到现在,即便他坐拥整个天下也有一种无力感,目光扫视过底下的众人,皇帝又道:“其他爱卿,还有何建议?”
有一年轻的翰林出列。
“陛下,臣有话讲。”
皇帝眯着眼盯着出面的翰林,这人他认识,是他登基第一年钦点的探花,写的一手好字:“爱卿请讲…”
皇帝还是抱了几分期待的心理,毕竟这人也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也想着能从这些新人口中听到一些不一样的建议。
周翰林出列对着上手的皇帝行了礼后跪在大殿中面色带了几分认真说道:“如今圣旨是真是假这个辨别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且如今楚王已经打下了卫辉,单凭我们如今的兵力与楚王的精兵强将打斗是不占优势的。”
皇帝听到这里已然是正色了几分,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周翰林继续说。
“不错,继续。”
周翰林心中捏了一把汗,想到自家弟弟的同窗说的话硬着头皮继续说道:“臣,臣以为,陛下应当迁居南下,为各地兵马整顿和支援多争取些时间。”
到这里周翰林看了一眼上首的皇帝,果不其然,皇帝的面色瞬间沉了起来。
“爱卿的意思,是让朕!逃?”
周翰林咬了咬牙,反正都说到这儿了,他还是上面这位陛下钦点的探花,若是楚王上位,那就难熬了。
“是,陛下,可暂避楚王锋芒,先行撤出洛阳,楚王如今已在中原,门户大开打入洛阳,不过是月余的事情,城可弃,但陛下不能有事,避锋芒后等到各地兵马来援,楚王定然撑不了多久,届时再重归洛阳也好,既解了如今的困境,又能让叛贼伏诛。”
话音刚落,一位年长的御史直接骂骂咧咧的:“我呸!懦夫!陛下乃当今天子,如何能退避一方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