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日一早,林长宁便带着5000骑兵出发,从卫辉河道两岸一路往下,清理朝廷残兵的同时,疏通粮道。
确保赵秦二位指挥攻打孟津时后勤的保障。
这一路走了两天时间,确保周边粮道安全,并且没有残兵和伏兵后在关键的驻扎点留了一小批人后迅速撤回卫辉,准备和楚王他们一起汇合,大军往孟津前行。
与林长宁他们不同的是朝廷,今日早朝上面吵的沸沸扬扬的,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黑着脸看着朝下的重臣争吵。
“陛下,臣建议您与王爷手书一封进行求和,王爷造反左不过误会一事,有歹人在陛下和王爷之间挑唆,太上皇遗旨之事根本就是没来头的事情,想必解释清楚后铲除奸佞,王爷便会退兵太原。”
礼部尚书抬头看着皇帝,没有几分诚意的劝解道。
他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儿了,也算是三朝元老,如今的形势看的也倒算明白,新皇上任便把他从油水丰厚户部给调到了礼部,把户部的人换成了自己的人,分明是不太待见他一个老头儿的。
如今这个时候,楚王马上就要打进洛阳城了,这位陛下手头暂无可领兵之人,仅有的几名大将和兵部尚书也都被派了出去。
派出去就算了,依旧不敌楚王,分明是要败退的迹象。
他一个老头子又是三朝元老,一时之间皇帝也找不到什么借口砍他,即便是楚王,二人在楚王封王之前也是共事过的,想必即便是登基也不会为难他一个糟老头子。
所以礼部尚书摸着自己的胡子,至于那些什么旨意的事儿,他当年虽有听闻,但是却被先皇一力压下,楚王从边疆归来时参加完葬礼后便被打发到了楚地封了王,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给调到了现在的太原。
得罪楚王的不是他,就算是换了遗旨,也跟他没关系,就老老实实的活到楚王进京,或者朝廷大胜就行。
不过如今这形势,陛下怕是……
老狐狸摸了摸下巴的胡子,侧头瞄了一眼礼部侍郎,轻轻咳嗽了一声后,朝着上手拱手归回位置。
上面的皇帝简直都气笑了,让他手书一封与九叔求和,不是明摆的坐实了楚王放出来的那些流言!
皇帝紧紧攥着手中的奏折,后槽牙狠狠的磨了磨。
目光盯着礼部尚书突然轻轻笑了起来:“这么说尚书大人也觉得我和九叔有误会喽?那不如让尚书大人走一趟?替我和九叔说和说和?”
礼部尚书眼神一转,心中嗤笑,陛下这意思是想让他去做这个炮灰?礼部尚书垂头掩盖自己眼中的情绪,干笑了几声,对着皇帝拱手:“陛下说笑,臣这把老骨头怕是担不起路途颠簸,不若陛下换个人?我看户部侍郎就不错!”
皇帝心中暗骂礼部尚书老狐狸,但也知就算把礼部尚书派出去老狐狸也会想法儿推辞。
把目光移向户部侍郎后,皇帝手指轻轻敲着案台:“黄庆,你怎么看?”
户部侍郎出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心中有些慌:“臣,臣,臣觉得这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