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班底(2 / 2)

听了两人的话,秦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给两人的杯子续上酒,缓缓说道:“丽丽觉得江泉步子快,周文觉得现在事情复杂。其实啊,位置越高,责任越大,面对的形势就越复杂,这是规律。在青河,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县的问题,是‘战术’层面的攻坚;现在,在市里,我们面对的是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需要的是‘战略’层面的谋划和‘战役’层面的协同。”

他看向丛丽丽:“丽丽,玉河有玉河的实际,不能简单照搬江泉模式。但有些道理是相通的。比如,决心比方法重要。看准了方向,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顶住压力,持之以恒。比如,方法总比困难多。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市场机制、社会力量,四两拨千斤。你在玉河推动改革,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打造样板,形成示范效应,让大家看到实效,才能凝聚共识。”

他又看向周文:“周文,公安工作是为发展保驾护航的。现在的‘复杂’,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我们要适应这种复杂,提升治理能力。执法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要把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多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你在第一线,体会最深,要多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

这番谈话,超越了具体工作指导,更像是一次兄长般的点拨和战友间的交心。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基于共同经历和深厚信任的坦诚交流与相互砥砺。

夜色渐深,谈话进入了更深的层次。秦风的神情变得庄重起来,他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丽丽,周文,咱们都是从青河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你们说,这么多年,支撑着我们不管在什么岗位、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咬牙坚持下来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丛丽丽和周文都陷入了沉思。

片刻,丛丽丽抬起头,眼中闪着光:“老领导,我觉得,就是对脚下那片土地和老百姓的感情吧。在青河的时候,看到老乡们因为路通了、水清了、孩子能上好学校了而露出的笑脸,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现在在玉河,也是想着,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玉河的天更蓝、水更清,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可能就是初心吧。”

周文用力地点点头,声音沉稳而坚定:“我同意丛市长说的。我是警察,穿上这身警服,想的就是保一方平安。看到坏人被惩处,百姓能安心过日子,心里就踏实。权力是人民给的,就得用来为人民服务。不能忘了本,忘了咱们是从哪里来的。”

“说得好!”秦风的声音有些激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咱们的初心,就是青河老乡教给咱们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官当得多大,位置多高,这个根本不能丢!现在面临的诱惑多了,考验也更严峻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经常回头看看,想想我们为什么出发。要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责任,不是享受;是重担,不是特权。只有守住这个初心,我们才能在复杂的局面中不迷失方向,才能在艰难的选择中做出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的决定。”

这番关于初心的叩问与共勉,如同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三人的心贴得更近。他们共同举杯,没有华丽的祝酒词,只有目光中坚定的相互致意。那杯中的酒,承载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不变的承诺。

家宴接近尾声,窗外月色如水。三人的交谈从工作、初心,又回到了生活家常,互相叮嘱着注意身体,关心着彼此的家庭。气氛温馨而祥和。

临别时,秦风将丛丽丽和周文送到门口,用力地握了握他们的手:“丽丽,玉河的任务重,大胆干,遇到难处随时沟通。周文,公安工作辛苦,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咱们青河出来的人,到哪儿都不能掉链子!”

丛丽丽眼中泛着泪光:“老领导,您放心!我一定会把江泉的好经验带回去,结合玉河实际,干出个样子来,绝不辜负您的期望,绝不辜负青河父老的培养!”

周文挺直腰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市长,保证完成任务!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送走客人,秦风站在安静的楼道里,久久没有回去。今夜这场看似随意的家宴,其意义远超一顿饭。它是一次情感的加油站,是一次初心的校准仪,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会。他们来自青河,那片土地赋予了他们质朴的情怀和实干的精神。如今,虽然岗位不同,职责各异,但为民服务的初心未曾改变,为事业奋斗的激情依然炽热。

月光洒在秦风身上,他的目光坚定而深远。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知道,自己并非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