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问道(2 / 2)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回答:“主要是‘政策+服务+环境’的组合拳。政策上,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土地优惠、人才奖励等;服务上,实行项目代办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环境上,打造创新生态,配套研发平台、投资基金、生活设施。但最关键的是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看准的产业,就要持续投入,耐得住寂寞。”

在孵化器里,看到众多年轻创客在开放空间里激烈讨论,玉河市科技局局长感慨:“这种充满活力的创新氛围,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如何激发民间创新创业热情?”

孵化器负责人说:“政府要做的就是搭建平台、完善规则、做好服务,降低创业门槛,宽容失败。比如我们提供低廉的办公空间、种子基金、创业辅导,举办路演活动,让‘草根’创新有土壤、有阳光、有水份。”

丛丽丽对随行人员强调:“玉河的传统产业占比高,培育新动能刻不容缓。江泉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需要精准的政策引导和优质的创新生态。我们要好好研究他们的孵化模式和产业培育机制。”

紧凑的实地考察后,一场更为深入、坦诚的座谈交流会在江泉市委会议室举行。秦风市长、刘玉凤常务副市长以及江泉市相关部委负责人出席。这次座谈,少了晚宴的客套,多了实质性的问答交锋。

丛丽丽首先代表玉河市委市政府,对江泉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她开门见山,提出了玉河当前最困惑的几个难题:

“秦市长,刘市长,今天看下来,感触很深,震撼很大。江泉的成就令人钦佩。我们最想请教的是,在推动如此深刻的变革过程中,如何有效化解阻力、凝聚共识?比如,在座各位都是改革的亲历者,当时面对不同的声音甚至反对意见,是如何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向前推进的?”

这个问题直击改革推进的核心软肋——人的因素。

秦风没有回避,他沉吟片刻,诚恳作答:“丽丽市长问到了关键。改革进入深水区,必然会触动利益,有不同声音是正常的。统一思想,我认为靠几条:一是靠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让大家看到方向是对的,前景是光的。二是靠领导班子的战略定力和以上率下,市委市政府首先要思想统一,行动坚决。三是靠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政策讲透,把利弊摆明,争取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四是靠法治方式和公平公正的操作,让人服气。五是,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用发展成效来证明,用事实说话。当大家看到雾江变清了,环境变美了,好企业来了,收入增加了,最初的怀疑和阻力自然会消解大半。”

刘玉凤补充道:“还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的人有舞台、没顾虑。”

随后,双方就财政资金如何精准滴灌、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短期矛盾、如何培育本土人才和吸引外部人才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江泉方面的回答务实具体,不回避矛盾,既讲成功经验,也谈走过的弯路,让玉河的同志们感觉“解渴”、“管用”。

座谈结束后,在返回宾馆的途中,丛丽丽特意请司机绕道,随机看了几个普通的居民小区、街心公园和菜市场。她希望感受的是“去掉滤镜”后的、真实的、有温度的江泉。

在一个老旧小区改造后的街角花园,她看到老人们悠闲地下棋、聊天,孩子们在安全的地垫上玩耍;在一个标准化菜市场,她询问菜价,与摊主交流,了解到政府对市场管理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支持。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共同构成了城市宜居宜业的底色。

一天高强度的考察学习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回到宾馆,丛丽丽顾不上休息,立即召集代表团成员开了一个小结会。大家畅谈一天的见闻和思考,气氛热烈。

“同志们,今天我们是‘脑洞大开’!”丛丽丽总结道,“江泉的经验告诉我们,转型发展,思想解放是前提,战略定力是关键,系统思维是方法,真抓实干是保障。我们不仅要学他们的具体做法,更要学他们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内核。回去之后,每个人都要结合分管工作,拿出学习成果转化方案!”

她望着窗外江泉璀璨的夜景,心中已开始勾勒玉河未来的发展图景。这次江泉之行,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玉河干部心中改革创新的激情,也必将为玉河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外部推力。取经之路,仍在继续,而实践的征程,即将在新的起点上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