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他啊,最会装糊涂了。”(1 / 2)

大衍神医 魏一 1784 字 19小时前

暮色漫进窗棂时,韦昆正将最后一盘清蒸鲈鱼端上桌。出租屋的厨房不大,抽油烟机的嗡鸣刚歇,空气里还飘着姜丝与料酒的香气。这屋子是杨澜生和彭悦的婚房,家具带着点旧时光的温润——衣柜门上还贴着颜色依然鲜艳的双喜字,茶几边角有处磕碰的痕迹,据说是杨澜生当年搬花盆时不小心撞的。

“比住宾馆舒服多了。”芮囡囡从书房抱来瓶酒,标签上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泛着微光,“蔡国旗送他的这瓶茅台,放了至少十五年,杨澜生倒舍得藏着。”她拧开瓶盖,醇厚的酒香瞬间漫开来,像陈年的故事被轻轻揭开。

韦昆嘴角含笑,动作优雅地摆放着碗筷,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熟练。她轻声说道:“他这个人啊,就是这样,有什么好东西总是喜欢留着,就好像藏着什么宝贝一样,非要等到最合适的时机才肯拿出来。”

说着,韦昆轻轻拿起酒杯,感受着指尖触碰到杯壁时传来的丝丝凉意。这股凉意仿佛瞬间穿透了她的手指,让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去年的京城。

那时的杨澜生,也是如此这般,将她送给他的雨前龙井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书柜的最上层,还说只有用雪水来泡,才不会辜负这茶的珍贵。

韦昆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了当时的场景,杨澜生站在书柜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给他整个人都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他的手轻轻抚摸着那罐雨前龙井,眼中流露出的是对这份礼物的珍视和喜爱。

餐桌紧挨着窗户摆放,透过窗户可以清晰地看到楼下那棵古老的槐树,据杨澜生讲,那是清康熙年间种下的,是县里重点保护下来。芮囡囡优雅地夹起一块鲈鱼,放入口中慢慢咀嚼。鲜嫩的鱼肉在她的舌尖上轻轻化开,带来一阵鲜美的滋味。

就在这时,她突然轻叹一声,感慨地说道:“说真的,我还是第一次在别人的婚房里自己做饭呢,这种感觉好奇怪啊,就好像是偷走了人家的烟火气一样。”

韦昆微笑着给芮囡囡斟上一杯酒,安慰道:“别这么说,这又不是我们的错。是他自己非要我们住在这里的呀。”接着,他又补充道,“而且你看,彭悦都亲自收拾了客房,还铺上了崭新的床单呢。你有没有注意到枕头上还绣着可爱的小兔子?”

听到这里,芮囡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两人对视一眼,都不禁笑了起来。然后,他们轻轻地碰了一下酒杯,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这一刻的温馨和美好干杯。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夜幕笼罩着整个城市。然而,屋内的灯光却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宛如一层薄纱,将投资、资本这些原本冰冷的词汇都包裹上了一丝淡淡的烟火气。

“说正事。”芮囡囡缓缓放下筷子,原本脸上的笑意也随之渐渐收敛起来,她的语气变得严肃而认真,“我们告诉杨澜生投资是朋友公司出的,他真的会相信吗?那家伙表面上看起来憨厚老实,实际上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韦昆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酒,酒液顺着喉咙滑落,带来一阵淡淡的灼烧感。他品味着这股热辣的滋味,沉默片刻后说道:“他啊,最会装糊涂了。”说罢,他将目光投向杯中的酒,看着那泛起的涟漪,仿佛能从中看到杨澜生的身影。

“当年在省城的竞标会上,评委们故意压低他的分数,他心里其实跟明镜儿一样,什么都清楚。可他却只是笑着说‘是我们对供应链部分的表述不够清晰’,然后转身就去找团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最后竟然硬是把那个项目给赢了回来。”韦昆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杨澜生的赞赏。

他放下酒杯,用指尖在桌沿上轻轻点着,继续说道:“他心里很明白,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不想让他觉得欠了我们人情。所以就算他猜到了投资其实是我们出的,他也会顺着这个台阶下——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懂得分寸,也懂得维护彼此的体面。”

芮囡囡想起杨澜生那份合作社方案,扉页上写着“药农利益优先”,字迹力透纸背,忽然明白过来:“也是,他在乎的从来不是钱从哪来,是能不能让农户真受益。”她忽然压低声音,“不过我们总不能一直瞒着,回头注册农业投资公司的事,得早点办。”

“明天就让北京的团队着手办。”韦昆点头,“名字我都想好了,叫‘道地园’,既合中药的根,也藏着咱们的心意。”她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坚定,“以后所有资金往来都走公司账,合规合法,让他挑不出一点错处。”

酒香混着菜香漫在屋里,芮囡囡忽然想起什么,眉头微蹙:“你说,会不会有其他资本盯上这块地?杨澜生太实在,把药农利益看得比天重,万一被人钻了空子……”

话没说完,就被韦昆打断:“他吃过一次亏,不会再掉坑里了。”她的声音沉了沉,想起杨澜生前些年创业失败的事——那时他拉着乡亲种金银花,被中间商压价坑了,自己贴钱给农户补差价,差点把药铺都抵押出去。“再说了,有我们盯着,谁敢动歪心思?”

芮囡囡看着她眼里的护犊子劲儿,忽然笑了,凑过去挤眉弄眼:“我说小昆姐,你对他也太上心了吧?连他当年创业的事都门儿清,老实交代,你们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