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知有责欲担责任 传悲讯拒回断亲(1 / 2)

浊流滚滚 泾河流 2703 字 2天前

李仁把事情的经过,给张青诉说了一遍,要让张青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李仁给张青说道的当中,张善就去找三叔铁锁。实际上,铁锁也没回家,他跟着人们回来,就在张良家大门外坐着,他心里也明白,这事自己不能躲着,并心里盘算着,张兴不在,自己应该出面。要不以后在几个侄子面前,就没了尊严,大家都亲眼看见,张良是为了救铭利媳妇生孩子才被大水冲走。

张善出门来看到铁锁,就过来蹲在一旁,问铁锁道:“三叔,老一辈兄弟三个,就留下你一个了,就要以你为尊,咱这家族的事,你得做主,你看今天张良这事该怎么安排?”张善也学得聪明起来,要解决今天的事,他把矛盾交给铁锁,让他看着事情怎么解决?

铁锁自然明白侄儿张善的意思,就站起来说道:“我看张青也来了,咱们在一起,把事说说吧,张良为了救铭利媳妇才出的事,他的后事我得承担。”铁锁已表明自己的态度,得需主动担待,说完就往院子走去,张善跟着进了院子。

李仁看铁锁来了,就把几个人,叫到隔壁的窑洞坐下,一同商量张良的后事。

坐定后,李仁首先说道:“突降灾难,把人的心都冲乱了,现在金珠已乱得没法主事了,按道理张青就应该替她做主,商量后事怎么处理。李义几个人去河边找,还不知啥情况?祭奠的事宜,得需安排人去做。”李仁就等于给张青放了责任。

没等张青开言,铁锁先开口说话了:“张良侄儿遇难,我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送铭利媳妇过河生娃,就不可能发生这事,不管张兴一家人愿不愿意,我心上过意不去。侄儿安葬的一切花费,都让张兴负担,这些事我做主了,不用商量。”张良遇难,对铁锁的冲击很大,在河边,他就想着没法给金珠交代,就是因为,自己前边和金珠已有着隔阂,话不好说。尤其是想起自己对金珠做的一切,现在心里无比后悔。他心里也明白,张良遇难,就是自己答应一切要求,恐怕金珠心里也过去这个坎,不如自己先站出来,表个态。有个高姿态,先赢得家门人的好感,给金珠说话,做个铺垫,希望金珠能高抬贵手,不难为他家。

真是: 自知事发责难脱,摆明态度顺势做。

前有隔阂怕挑事,必须心诚主动说。

张青见三叔说话了,也就没有客气的说:“三叔,这事真和你家脱不了关系,出事的缘由大家都清楚。当年我大伯,为了救张魁折了命,张家给棺材,老衣全管,并给了十石麦子。前头有车,后边有辄,你家也要按照这条件来,我给金珠说一下,看她是啥意见?如果她有别的条件,你也得接受,必定她才是主人,我也得听取她的意见。”

听了张良的话,只见铁锁头上,突然冒出汗来,尽管铁锁前边说的干脆,要答应一切条件,可当张青话说出口,他僵硬在那里没了应对的话。大哥当年的事,自己再清楚不过了,就是自己出面要赔偿,自己给张家要赔偿,那是张口就来,觉得财东家有肉,能狠狠的割他一刀,没想到,人家轻松答应的条件,今天放在自己身上,就觉得有着千斤重,自己承担不起,真是穷不能与富比。万万没想到今天,自己却被人索要赔偿了,真是天道在轮回,苍天饶过谁?

他心里盘算,棺材老衣肯定推脱不了,但这十石麦子,可真是拿不出来,家里有多少粮,自己很清楚的。还有自己一家人还要吃饭,这可怎么办?十石麦子折成钱,也是不少钱。此事转到自己面前,成了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还有,铭阳大学录取被他暗地举报,自觉的天衣无缝,没人知道事情是自己干的,可就是自己太狂妄,露出马脚,村里人都传开了,这事是他铁锁使得坏,铭阳岂能不知?这铭阳回来,如果不放过自己,趁机报复那该怎么收场?这算计别人,怎么也没想到,会转回来落在自己头上?张青现在就当面的话,自己怎么应承?

铁锁用手抹了一把汗说道:“我能做主的我做主,做不了主的事,还是让张兴回来,你给他说吧,我老了实在没法做这个主。”铁锁以年老没有能力而避开矛盾,把矛盾给儿子转了过去,让自己做主拿出十石麦子,自己真不敢做主。

真是: 心想自把责任担,岂知担重直腰难。

只能留在儿出面,躲避锋芒站一边。

李仁看铁锁拿不了儿子张兴的事,就说道:“这张兴不知何时回来?这事不能不安排。晚上李义回来,看啥情况,若没找到,明天让人走远点,继续找遗体。另派人去通知远路亲戚,如张静,张灵,铭阳,铭芳,尤其是铭阳,他是长子,回来应该替金珠担起家庭的担子。根据遗体寻找的情况,再请阴阳先生,看个祭奠时辰,安葬亡人。张兴父子回来了,再商量不迟。”

大家听了李仁的话,觉得他说的对,找遗体最关键。至于挖墓,做棺材,做老衣,都要根据找到遗体的情况才能决定。

张青说道:“晚上看李义的找情况,再决定后边的事。明天我亲自去县上通知亲戚,无论如何要把铭阳叫回来,铭阳已经成家,当家作主就得靠他。大家都回来了,再商量处置的办法,人多主意也多。”张青说出自己的意见,别的人也没什么异议。

张青知道,前边铭阳和张良闹的很僵,他想通过这事,让铭阳和金珠缓和母子关系,金珠家往后的事,也得有人来承担。张良不在了,河生还小,金珠就要指靠铭阳,要不他们孤儿寡母,怎么生活?在场的人,都各自点头,现在只能先把明天的事,安排好再说。

晚上,李义一帮人垂头丧气的回来,没有带回任何信息。

吃了晚饭,李义对身边几个人说道:“我们这几个人,明后两天,带上吃的,走远点继续寻找,看能不能让亡人入土为安,至于能否找到,也只能尽人心,看天意。远处再找不到,只能回来,让家里人安排后边祭奠的事宜了。”几个人都点着头答应着。

在他们几个人的内心里,都感觉很庆幸,自己侥幸的躲过了一灾,如果灾难落在自己头上,那现在,是别人在找自己的遗体了。念及张良为人和善,对人热情无私,遇难和自己都有很大的关系的份上,自己应该跑几步路,心里也是无怨无悔。这样做,不仅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和哀悼,也是对自己一个心灵安慰。

尤其是李义,他们俩在一起,相互配合的挺默契,张良突然遇难,他心里真是难以接受,充满遗憾,如今就只能把张良的后事办好,尽自己的心,给亡人一个交代,给金珠一点安慰。

真是: 祸从天降难预防,恰是陨石落身旁。

砸碎世界乱生活,带来痛苦人悲伤。

第二天,张青便踏上去往县城的路。想着昨天晚上,金珠硬撑着身子起来,叮嘱他,无论如何要把铭阳叫回来,还要给张良置办好老衣,让亡人穿戴好,免得去阎罗殿受小鬼虐待。眼中禁不住泪花翻滚。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必须做好,否则心理难安。张青用行动,来自我安慰。亲弟弟的突然离去,对自己心里打击也是太大了。

心急路变短,下午时分,终于到了县城,张青直接去到学校,经过寻问,找到铭阳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