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追着行人,往前走了几步,便两腿发软倒下了,他心里明白,大错已铸,难以更改。他趴在地上,拍打着地面,哭喊着:“张良,张良,三叔对不住你呀,这下回去,我怎么给金珠交代呀!”这个时候,哭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他处心积虑,想报复金珠,可今天,张良为了救他孙媳,遭了大难,洪水彷佛冲击着他的心,他做梦都没想到今天的结果。
走在对面山上抬着担架的张兴一帮人,听到河水的怪声,都停下了脚步,从高处往下看,是那么的清楚。几个人都眼睁睁看着,铺天盖地而来的洪水,汹涌而下,扫荡着一切。在大水面前,那只小船,就像一片树叶一样,那么弱小,那么不堪一击。
张兴失声喊道:“张良兄弟,张良兄弟。”便两腿发软,坐到了石头上,而说不出话来。眼看着洪水漫过了渡船,人和船没了影踪,他的泪水顿时喷涌而出。
铭利,铭景,铭晨几个侄儿,都异口同声的呐喊着:“良叔,快点,良叔,快点,”他们的喊声,是否能够传到张良的耳朵里无人得知,一个个眼睁睁看着,灾难就发生在眼前,不愿接受的事实,变成铁的事实。喊声顿时变成了哭声,哭声里,还在呐喊着:“良叔,良叔。”
抬担架人停下看着泾河的呐喊声,把躺在担架上的范玲玲,惊得坐了起来,她也顺着泾河看去,看着滚滚向下洪水,看着在河水中拼搏的良叔,她两手紧紧地抓着旁边棍子,仿佛这样就能给良叔鼓把劲。看着河水浪头逼近,她扭过头不敢去看,当她再次扭过头看时,只看到的是滚滚的泾河浊流,什么都没有了。她也哭着喊了起来:“良叔,你是为了救我娘儿俩的命,才遭难的,你让我回去给婶娘咋说得过去?良叔,你是个好人,老天爷,这好人怎么就没有好报呀?”她似乎忘记了自己身上的疼痛,而大放悲声。
圆巧,也是抹着眼泪,说不出话来。可她心里阵阵颤抖,她不敢想象,刚刚他们一家人都在渡河中,也就差着半根烟的时间,倘若当时遇到涨水,那可是一家人的灭顶之灾呀。想到这里,她腿不由得颤抖起来。
真是: 洪水滚滚如猛兽,不可阻挡气势汹。
洪扫一切随它走,不留余地不留情。
范玲玲的哭声,提醒了在场的人,她可是要临产了。圆巧立刻拉着她,不让她太激动。
张兴抹了一把泪说:“玲玲,你良叔为救你,已经舍了命,你不要再哭了,坚持住。你这一哭,让抬你的人,腿软的都走不动了。我们不能停下来,赶紧走,你这身子可耽搁不得,我们再也不敢出事了。”他既是劝着儿媳,又给其他人下着命令。
几个人又抬起担架,范玲玲躺在担架上,眼泪还是禁不住的往下流,泪水模糊了眼前的一切。
侄儿们脸上流汗,眼里流泪,心里喋血。可不得不抬起担架,继续爬山,在石头路上艰难行走。他们心里明白,担架上的人,需要他们抬去救命,时间也是不容耽搁。
几个人拼着命,向前奔走,汗水眼泪都顾不上擦。十几里路,几乎是一路小跑过去的。终于赶到医院,张兴一把抓住大夫的手说:“大夫,快救救命,我们这一帮人,都是我兄弟张良,用命换的。”然后蹲在那里,开始抹着眼泪。
医生看着他们一帮人,各个都红着眼睛,哭丧着脸的面像都在哭泣,似乎明白他们的担心,赶紧安排手术。而实际情况,只有他们一行人,各个心里明白,今天的的遭遇,真是太让人惊心动魄,痛不欲生,想都不敢想,他们一行真是与死神擦肩而过呀。
到了医院,病人交给了医生,小辈们就像泄了气的气球,软软的坐在一旁,低下头,心里却还想着良叔的事,金珠婶怎么能接受这个现实?
张兴趁给玲玲做手术的时间,把圆巧和儿子,叫在一旁,低声问道:“张良为了送我们遇难了,我们无论如何是脱不了关系,回家去如何解决遇难之事?”铭利心里有点乱,没了主意,转过头看着母亲圆巧。
圆巧说道:“ 这事我们说不脱,必须出钱息事宁人,要不村里人的闲话,我们也落不下去,今天天色已晚,明天你就和铭利连同两个侄子一同回去,我一个人守在这里就行,肯定有人等着你回去,尽量能少出点,就少出点,看事做事,我们也很紧张。”圆巧心里也有着一杆秤,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张兴点点头,铭利也没说啥话。
真是: 自知此事难脱身,就该承担免众愤。
自己心理也难过,出钱平愤压怨恨。
医院给玲玲做了手术,取出一个女孩,母女平安。一家人的心都放了下来。看到天色已晚,张兴便招呼几个人去吃饭,住店,明天一大早要绕道从上游找渡口回去,现在不知要跑多少路,今天先休息好。
胡凤莲把孙媳送走,心里放心不下,就一直跟到了沟边,站在沟边目送着过河。沟边看河里,虽然远远看不清人的相貌,人们的行为,却是看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看着人们上岸,心里也不紧张了。她又突然看到大水冲走了渡船,便吓得两腿颤抖,站立不住,她着急的爬起来,就往回急走,遇见一个村里人,就喊道:“快去告诉村里人,渡船被大水冲走了,快去救人。”
听到信息的人,飞跑着去报信,很快消息在村里传开了,那些知道自己家有人去河东的家人,心如火焚,马上把信息传给各家,同时奔向泾河。
送走了范玲玲,谢玉兰就回家了,正在忙着家务,听人叫她,出门来就听说,发大水,把船冲走了。她慌了神,自己当家的,可是跟着过河的,这怎么得了?她跑了几步,想到有张良摇船,她又慌忙跑去叫金珠,一同去看看,到底是啥情况?到了金珠家门口,才知道,早有人来给金珠报信了,金珠已跑到了路上。她们一起到了沟路上,遇见戴莲莲,这才知道,李义也过河去了,便一起向泾河奔去。
实际上,多数人相传,都知道村上队上的几个领导,都去了河东。说是把船冲走了,让救人,私下心里想,肯定人都出事了。村里听到消息的人,全都跟着奔向泾河去救人,形成一股人流。
真是: 传闻出事须救人,听到信息惊全村。
奔涌泾河看情况,需要帮忙就出人。
看到山上人们,顺山路奔跑下来,李仁连忙让一帮人离开河岸,去往半坡的山路上,挡着这些人,别到岸边去,这河岸太危险了。
在半山路上,一帮女人,首先冲到李仁,李义几个面前,谢玉兰,戴莲莲看到自家人后,放下心来。谢玉兰对着金珠说道:“放心吧,可能就是谣传,把人吓了一跳,你看人都在,没有啥事,他们都在回来的半路上。”
金珠看着一行人,就是没看到张良的影子,就问李仁道:“李叔,张良人呢?你们都在,怎么不见张良?”李仁看到金珠,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金珠也一块来到泾河,见金珠问话,他慢慢走向金珠,不知怎么回答她,两股眼泪流了下来。
金珠看了惊呆了,立刻明白,她突然拨开人群,发疯一样要去寻找张良,几个年轻人,春潮,根生,小峰,上前,紧紧的拉住金珠,不让她扑到河边去。
金珠呐喊道:“你们说,张良到底怎么了?你们都好好的,他到底怎么了?”她接近吼破喉咙般的嘶鸣,悲音冲击着每个人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