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轻松应对(2 / 2)

这个问题同样问到了痛点,也是许多企业CIO最头疼的地方。

陈默显然早有准备:

“您的问题非常关键。

的确,生态适配是‘去O’成功的关键。

我们的‘渡河’项目,本身就包含了庞大的迁移工具链和适配组件库。”

他切换PPT,展示出一个复杂的工具链架构图:

“我们提供了从源码扫描、对象依赖分析、SQL语法转换(Oracle到高斯语法)、存储过程/函数自动化转换(支持PL/SQL到高斯PL/pgSQL的转换率超过85%),到数据迁移、性能调优、并行验证的一整套工具平台。

对于无法自动转换的部分,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差异说明和手工修改指南。

同时,我们联合了国内主流的中间件、操作系统、服务器厂商,建立了完整的兼容性认证体系,确保整个软件栈的协同工作。”

他补充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细节:

“在华兴自身超过千万行代码的PL/SQL转换过程中,我们的自动化工具完成了绝大部分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效率,降低了风险和成本。

我们可以为有意向的客户提供免费的初步评估服务,帮您精准估算工作量和制定迁移路线图。”

有理有据,有工具、有方法、有实践、有合作生态,甚至还能免费评估。

这位运输集团的CIO满意地点了点头:“非常感谢,我们会后详细沟通。”

几个尖锐的技术问题都被陈默轻松化解,并且回答得比提问者预想的还要深入和全面。

这充分展现了陈默作为技术领导者始终扎根一线、对技术细节了如指掌的强大实力。

会场内原本一些带着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早已消失不见。

那些原本就对华兴方案感兴趣的企业代表,眼神则变得更加热切。

会议进入中场休息的提示音刚落,原本肃穆的会场仿佛瞬间注入了一股活流。

沉重的气氛被打破,与会者们纷纷起身,活动筋骨,低声交谈。

而陈默所在的位置,几乎立刻成为了整个会场的焦点。

他没有像一些人那样急于走向最高级别的领导,而是首先被几位来自大型国有银行和能源集团的CIO围住。

这些技术线上的负责人,问题更为具体和尖锐,但陈默应对得游刃有余。

“陈总,刚才您提到高斯数据库在分布式事务一致性上的优化,能否再深入讲讲‘华兴优化版Paxos协议’在跨数据中心延迟下的具体表现?”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来自某国有大行的科技部总经理问道,语气中带着探究和挑战。

陈默微微一笑,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从旁边助手手中接过一支笔,打开笔记本简易地画起了示意图:

“李总问到了核心。

传统的Paxos在跨地域高延迟环境下确实存在性能瓶颈,我们的优化主要在于引入了动态权重领袖选举和批量日志复制机制,你看,就像这样......”

他言简意赅,用最通俗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技术原理,既回答了问题,又保护了核心细节,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另一位来自电网系统的总工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陈总,电力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是毫秒甚至微秒级的,你们的‘渡河’平台在实时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协同方面,有没有针对性的模块?”

“刘工您好,”陈默立刻转向他,态度同样认真。

“我们专门为能源行业开发了‘轻量化边缘数据处理引擎’,可以无缝嵌入到RTU(远程终端单元)和网关设备中,实现本地预处理和毫秒级响应,同时与中心化的‘渡河’ERP保持数据同步和策略联动。

会后我可以让我们能源行业的解决方案总监跟您详细对接,他之前参与过多个智能电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