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不仅回答了问题,还立刻提供了后续的专业对接渠道,显得既专业又务实,让提问者非常受用。
就在这时,几位重量级的人物——包括两家超大型能源央企和一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董事长也笑着走了过来。
陈默敏锐地注意到了他们,他并没有立刻结束与CIO们的交谈,而是做了一个抱歉的手势,对几位CIO说:
“几位老总,我们先初步聊到这,具体细节我让同事稍后跟各位建立专门沟通通道。
那边几位领导过来了,我过去打个招呼。”
陈默处理得自然而不失礼貌,既尊重了先来的技术同仁,也没有怠慢后至的更高层级领导,展现了极高的情商和场面把控能力。
他主动迎向几位董事长,笑容真诚而谦逊:
“王董、李董、张董,感谢各位领导来听我们汇报,班门弄斧了,还请多提宝贵意见。”
那位被称为“王董”的,正是国内装备制造和能源领域的巨头之一,北方工业集团的掌门人王振山。
他哈哈一笑,声音洪亮:
“陈总过谦了!讲得非常好,深入浅出,数据扎实,案例有力。
听得我是豁然开朗啊,原来觉得千难万难的事情,被你们华兴这么一梳理,路径清晰多了。”
“王董过奖了,我们只是先行了一步,踩了一些坑,积累了些经验,希望能给各位大哥企业探条路出来。”
陈默的姿态放得很低,巧妙地用“大哥企业”和“探路”来形容,既捧了对方,又点明了自己的价值。
“年轻人,不简单!”另一位李董赞赏地点头。
“有技术,懂业务,还能把战略说得这么明白。
老郑和老徐他们有福气啊,华兴后继有人。”
陈默连忙道:
“是郑总、徐总领导有方,给了我们方向和支持,我只是个执行者。
后续具体落地,还需要各位前辈企业家们多多支持和指点。”
他游刃有余地周旋在几位大佬之间,谈话内容从技术细节跳到行业趋势,再跳到宏观政策,他都能接得上话,并且总能恰到好处地将话题引回合作与支持上。
既不显得刻意,又始终把握着对话的节奏和方向。
几位董事长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欣赏和重视,完全是对待平等合作伙伴甚至未来行业领袖的态度。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热烈的氛围之外,不远处,北方工业集团的CIO赵强看着被自家董事长以及一众大佬围在中间、谈笑风生的陈默,心里那股因为之前技术提问被轻松化解而产生的挫败感和嫉妒心又冒了出来。
他趁着王振山董事长暂时走开去接电话的间隙,快步跟了过去,在相对安静的走廊角落,忍不住低声抱怨:
“王董,您看那陈默,年纪比我还小几岁,也就是运气好站在了华兴这个平台上......
这汇报吹得天花乱坠,好像换了他们的系统就万事大吉了。
谁知道背后有多少坑?
凭什么风头都让他出了,还得我们这些甲方企业去迎合他们?
我们的系统稳定运行了十几年,为了一个‘政治任务’就要冒这么大风险......”
王振山刚刚挂断电话,脸上的笑容还没完全褪去,听到自己CIO这番充满酸气和狭隘的话,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他没有立刻发作,甚至没有提高声调,只是缓缓转过身,那双经历过无数风浪的眼睛冰冷地看向赵强。
整个走廊角落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赵强被这锐利如鹰的眼神看得心里一哆嗦,后面的话戛然而止,下意识地避开了董事长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