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失常篇第五十九(七)(1 / 2)

黄帝最近对人的体质差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脑海里像装满了问号,整日思索着各种关于人体的奇妙问题。

这一日,黄帝瞅见伯高正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捧着一本古老的医书,聚精会神地研读着。黄帝眼睛一亮,仿佛找到了答案的钥匙,迈着稳健的步伐,径直朝伯高走去。

黄帝一屁股坐在伯高对面,脸上带着好奇的神情,挠了挠头说道:“伯高啊,我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人世间的人呐,那真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有胖的,有瘦的,有大块头,有小个子,体温也有高有低,年龄更是有老有壮,有少还有小。这要想把这些不同区分清楚,到底该咋个弄法呢?你快给我讲讲呗,我这脑袋都快想破啦!”

伯高放下手中的医书,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看着黄帝那急切的模样,慢悠悠地说道:“黄帝呀,您别急,这区分人的肥瘦、大小、温寒,还有老壮少小,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咱先来说说这老壮少小的年龄划分吧。一般来说呀,人到了五十岁往上,那就得算老人啦。你想啊,五十岁就好比人生走到了秋天,树叶开始慢慢变黄,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像老旧的机器,开始有点不太灵光喽。这时候呢,体力不如以前,记性也可能变差,就像一辆开了很久的车,零部件开始磨损,毛病也渐渐多起来咯。”

黄帝微微点头,追问道:“那为啥五十岁就算老呢?不能是六十岁或者七十岁呀?”

伯高笑着解释道:“黄帝,您想呀,人在年轻的时候,身体就像充满活力的小太阳,啥病都不怕,能蹦能跳的。可到了五十岁左右,肾气就开始慢慢衰弱啦。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肾气一弱,其他脏腑也跟着受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了,后面的也跟着倒。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各种毛病就容易找上门来。所以呀,咱们就把五十岁往上的人归为老人啦。”

黄帝恍然大悟,又问道:“那壮呢,咋划分?”

伯高说道:“二十岁往上,就可以算是壮啦。这二十岁,就好比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年轻人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干啥都有使不完的劲儿。这时候,身体的气血充足,肌肉结实,就像刚出厂的新车,性能那叫一个好。你看那些小伙子、大姑娘,跑起来跟阵风似的,扛个重物也不费吹灰之力。这就是壮年期的特点,身体处于一个强盛的阶段,能应对各种挑战。”

黄帝笑着说:“确实是这样,年轻人就是有活力。那少呢,又是咋说?”

伯高接着说:“十八岁往上就算少啦。十八岁呀,就像是春天里刚冒头的嫩苗,虽然没有二十岁那么强壮,但已经开始展现出青春的活力。这个阶段的人,身体还在发育成长,气血也在逐渐充盈。就好比一棵小树,正努力往上长,虽然树干还不够粗壮,但充满了成长的潜力。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精力旺盛,不过比起壮年来,身体还是稍微嫩了点,就像还没熟透的果子,虽然已经有了味道,但还不够浓郁。”

黄帝好奇地问:“那六岁往上为啥就算小呢?六岁的孩子还啥都不懂呢。”

伯高耐心地解释道:“黄帝,六岁往上的孩子,身体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能跑能跳,也开始学习各种知识。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个阶段孩子的脏腑功能逐渐完善,就像小树苗开始长出更多的枝叶。虽然他们还很弱小,但已经迈出了成长的重要一步,所以我们把六岁往上归为小。这就好比一艘小船,虽然还在港湾里,但已经扬起了帆,准备驶向成长的海洋。”

黄帝若有所思地说:“伯高,听你这么一讲,这老壮少小的划分还挺有道理。那这肥瘦、大小、温寒又该咋区分呢?”

伯高清了清嗓子,说道:“黄帝,先说说这肥瘦。胖瘦呀,和人的脾胃功能关系可大了。脾胃就像身体的加工厂,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有些人脾胃功能好,吃进去的东西能充分吸收,营养过剩了,就容易长胖,就像加工厂生产的产品太多,仓库都装不下了,只能堆在外面,这人就慢慢胖起来咯。而有些人脾胃功能差,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营养不够,身体就像缺了油的机器,运转不灵活,人就比较瘦。”

黄帝问道:“那有没有办法让瘦人长胖,胖人变瘦呢?”

伯高笑着说:“当然有啦。对于瘦人来说,如果是脾胃虚弱导致的瘦,就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比如说吃一些健脾开胃的食物,像山药、山楂、鸡内金这些,就像给加工厂送去优质的工具,让它能更好地工作。还可以适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帮助脾胃消化。对于胖人呢,如果想变瘦,就得控制饮食,少吃那些油腻、高热量的食物,别让加工厂生产太多产品。同时,多运动,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就像给仓库清理库存。”

黄帝又问:“那大小又是咋区分呢?”

伯高说:“大小啊,这里说的大小一方面是指身材的高矮胖瘦,另一方面也和骨骼、肌肉的发育有关。有些人天生骨骼粗壮,肌肉发达,身材就显得高大魁梧,就像大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而有些人骨骼纤细,肌肉相对不那么发达,身材就比较瘦小。这和遗传有一定关系,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身材高大,孩子往往也会长得比较高。不过,后天的营养和锻炼也很重要。如果小时候营养充足,又经常锻炼,骨骼和肌肉就能更好地发育,身材也会更挺拔、强壮。”

黄帝好奇地问:“那温寒呢?人还有温寒之分?”

伯高说道:“黄帝,这温寒呀,指的是人的体质寒热。有些人是热性体质,就像小火炉,身体总是热乎乎的,甚至容易上火,脸上长痘,嘴巴干,大便干结。这是因为他们体内阳气比较盛,阳气就像火一样,太旺了就容易出现热的症状。而有些人是寒性体质,就像小冰块,手脚冰凉,特别怕冷,吃点凉的东西就肚子疼、拉肚子。这是因为他们体内阳气不足,阴气相对过盛,阴气就像水一样,太多了就容易出现寒的症状。”

黄帝疑惑地问:“那这热性体质和寒性体质该咋调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