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练习赛即将结束,绝大多数车手都已经返回了维修站,唯独还有HRT车队的车手北留在赛道上面,按照我对于他的了解,应该是想要再推一圈。”
雷德把目光对准了赛道上面的陈向北,接近一个赛季的解说下来,他自认已经初步摸清了这个中国年轻车手的个性,罗斯伯格跑出来的惊天练习赛圈速,毫无疑问刺激到了车手北的胜负欲。
他想要再推一圈,去做到比对手更快!
事实上雷德仅猜对了一半,陈向北确实需要再推一圈,原因却不是他的胜负欲,而是来自于车队的指令。
当然,客观而言陈向北也需要畅通的赛道交通,来验证下自己到底能不能用车技去逆转赛道特性。
HRT车队13号赛车飞驰,一众策略组成员目光死死盯着监控屏幕,唯独奥德托不知不觉皱起了眉头。
陈向北这个飞驰圈,单论每个计时段都有提升,可问题在于提升幅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更像是良好的赛道交通环境带来的正常提速。
“领队,北的走线没有太大问题,唯独赛车调校跟赛道特性冲突太大,弯道能很明显看到他方向盘不断修正。
“车速越快,赛车尾部摆动就越厉害,修正次数跟幅度也就越高,这对圈速影响是致命的。”
泽野弘树敏锐察觉出问题所在,那就是弯道修正太频繁了,代表着转向控制不够精准。
F1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对于走线跟操控流畅度要求最高的赛事,并且没有之一!
每一次细微的修正,带来0.001秒的放慢速度,整条赛道十几个弯道下来就能累计到0.01秒到0.1秒之间的差距。
千分秒就足以绝杀对手,更何况百分秒跟十分之一秒?
“你说的没错,北很不适应这条赛道。”
奥德托点了点头。
他让陈向北再推一圈,本想给这小子上点强度压榨出潜能。
现在看来,并非是陈向北不敢推极限,而是他尽力也无法掌控这条赛道。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摩纳哥的难度跟陌生。
历史上从未有过哪位车手,首秀赛季拿到过摩纳哥的杆位或者冠军。
并且相比较传统按部就班升上来,有过摩纳哥低级方程式经验的年轻车手,以及本身就熟悉赛道环境的欧洲本土车手,陈向北真的是两眼一抹黑。
他能做的事情,就是无数遍开赛车模拟器。
先不说这个时代赛车模拟器拟真程度最多就六七成,相比较现代标准F1赛道,传统老赛道还有两个致命的模拟难点,那就是路况跟坡度。
路况很容易理解,颠簸跟坑坑洼洼放在赛车模拟器上是没有这种设定。
坡度就有很多人不理解了,理论上按照计算机模拟性能,搞个上坡或者下坡很难吗?
事实上还真就很难!
现代新修的标准F1赛道,每个坡度的度数跟长度,早早就在设计师规划图纸里面,得到数据计算机就能相对容易的模拟出来。
可是天天路上跑车的传统街道,每一年受到各种环境跟车流量乃至于修路的影响,坡度高低完全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车手自己实地跑去了解跟铭记。
哪怕普通司机都知道,同样的路段下坡就早点刹车,上坡就得补点油门。
如果这点放在F1摩纳哥大奖赛里面,需要擦着护墙1厘米过弯的标准下,轻微的坡道起伏带来的刹车速度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切线的严重失误。
想要保险点不上墙撞车,那么就得离护墙远点或者不断修正。
陈向北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他想要推极限,却走不出一气呵成的精准走线。
不修正的就会上墙,修正的话就会变慢,没有第三种选择。
事实上后世中国车手周冠宇,也曾在摩纳哥赛道遭遇过类似的场景,本身就慢热的他面对这条难度颇高又没有足够熟练度的赛道,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那就是保守走线离护墙远点,避免上墙撞车。
结果自然速度慢的出奇,三年全部Q1淘汰,其中两年倒数第一,一年倒数第二。
车手往往很难做到对每一条赛道的掌控,有些赛道属于本身怎么都开不好,有些赛道则是属于跟赛车特性相克。
比如后世威廉姆斯的肌肉车,突出一个直道王,弯道亡。
高速赛道大杀四方,低速赛道路边一条。
某种程度上而言,HRT赛车也是属于肌肉车的类型,各种气动套件都是为了高速赛道特性研发,只不过没有后世威廉姆斯车队那么极端罢了。
短短一圈时间过去很快,赛道转播大荧幕上面实时显示出陈向北一练最后的圈速。
1分13秒885。
当这个数字出现之后,观众席立马出现了不少争议。
“北最后一圈到底推了没有,怎么会比罗斯伯格慢1秒那么夸张?”
“练习赛这个圈速不是很正常,现在北一练排名都来到了第三,难道维特尔、汉密尔顿等人也是菜鸟?”
“问题是红牛跟迈凯轮车队没推啊,北这最后一圈留在赛道很明显PUSH了。”
“推没推也看情况,不要用练习赛成绩下达定论!”
很多观众都意识到陈向北留在赛道,肯定是想要跑一个好圈速。可具体用了几成功力,就只有陈向北本人跟HRT车队知道了。
于是乎想嘲讽的怕被打脸不敢嘲讽。
想吹嘘的同样怕被打脸不敢吹嘘。
双方就只能争论陈向北到底推没推……
不过HRT车队P房的氛围就比较凝重了,策略组成员很清楚奥德托下达指令之后,陈向北这一圈不说百分之百推进,至少拿出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状态。
1分13秒885的成绩,他们很不满意。
按照这个圈速就算排位赛有提升,大概率会止步Q2。
伴随着第一节练习赛停表,陈向北顺势驶入了维修通道,P房里面奥德托跟泽野弘树等人,已经开始研究起车载录像,为即将要到来的二练做准备。
“北,你恐怕得再考虑一下调校方案了。”
奥德托看到走进来的陈向北第一句话,就是谈及调校方案的问题。
还没等陈向北回答,奥德托就指着屏幕上的车载录像继续补充道:“摩纳哥极其注重节奏跟流畅性,从来都不是一个一个的过弯,而是需要把它看做一个整体。”
“每一个弯道的出弯,都将决定下一个弯道的入弯,你必须找到流畅的节奏,整个过程中不能存在任何中断。”
要知道奥德托轻易不会在开法上面指导车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世界上F1车手已经站在了操控金字塔的顶端,没有谁配去教F1车手如何开车。
今天他之所以会说这些东西,一方面是期望用严肃的态度,来让陈向北意识到适应自己跟适应赛道之间,需要做出一定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