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这不都学的你么(1 / 2)

襄阳。

在河东王萧誉与岳阳王萧詧陆续起兵,攻占长沙、安陆等地,打算取江夏的消息传来,萧绎并没有第一时间回援。

襄阳便在眼前,萧纶麾下也是人心惶惶,萧绎不甘心就此退去,打算再搏一搏,若是能攻占襄阳,那么萧誉、萧詧又能如何?

可萧绎失算了。

他没有算到萧纶在收到他断绝兄弟之义的书信后心中的那股恐惧;这股恐惧驱使着萧纶用尽了一切的办法也要守住襄阳城。

萧纶清楚,城破之后,他必然不会有好下场。

极度恐惧下的萧纶也变得极度清醒,亲自去了牢中将早些被他关押的兰钦放了出来,并且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委以重用。

在这位与陈庆之齐名的南梁名将指挥下,萧绎即使拔出了襄阳周边的堡垒,将战线推进到了襄阳城下,可依旧难以攻破城池。

萧绎另外没有算到的是,河东王萧誉与岳阳王萧詧的推进速度。

他本以为这两个侄儿加起来不到一万兵马,兵器甲胄也不算精良,麾下也没有能战善战的武将,还分属两地,不会有什么作为。可事实上,他们两人一南一北,很快便占据到了荆襄要地安陆、长沙。

萧绎围攻襄阳城的一个月间,他们两人聚兵江夏,攻占了重镇夏口。

这一刻,萧绎才明白,昭明太子萧统当了三十年的太子,什么叫做名分早定。即便如今,太子之位传到了萧纲这一脉,可他的后人在南梁内部依旧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很多的南梁官员依旧认可萧统这一脉。

反应过来的萧绎明白了萧誉、萧詧两人,对他的威胁不次于萧纶。

周弘正、王僧辩都在劝萧绎趁着萧誉、萧詧立足未稳,赶紧回师,夺回夏口,分散这两兄弟的势力,可萧绎还是在迟疑。

“这湘东独目,究竟要和本王耗到何时!”

站在襄阳城上,萧纶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个弟弟的厌恶与鄙夷。

兰钦站在萧纶的身边,这位名将即使立下大功,可依旧没有丝毫桀骜之色。

在南梁,兰钦背后是梁帝与太子萧纲。可建康之事发生后,兰钦回不去建康,不得不留在襄阳。

萧纶不信任他,王僧辩的离间计才能成功。

兰钦自己也不是不知道,因此,他特别低调。

正埋怨时,萧绎在城外驻扎的兵马忽然动了。

“这是要撤军了!”

萧纶见此,大喜,看向了一旁的兰钦,道:

“有赖将军,守住襄阳,这湘东独目撑不住了。”

“此非乃末将之功,乃是大王之福。”

兰钦这话并非纯粹的恭维。事实上,萧绎这次围攻襄阳,并非是筹谋良久后的深思熟虑,反倒像是意气用事。

一来,萧绎的水军被毁了,他推进襄阳城下,却不能切断水道,他的辎重船反而时刻受到襄樊水军的威胁;二来,萧绎也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与物资储备进行长久的围困。萧绎更像是在赌,襄阳城中的人看见他大军到来之后,会不会绑了萧纶,就此献城投降。

可惜的是,萧绎赌错了。

萧纶对于襄阳城的控制力还是比较强的。

萧绎既然不能完全围困住襄阳城,将萧纶逼到绝境,那襄阳城中的南梁官员也不必背上背主的骂名,进行投靠。

老板都是萧氏之王,他们在哪上班不是上班?

萧绎撤军之后,萧纶还没有高兴多久,先前被断绝的通道再度联通,周围的军情送来,他才发现周围情势已大变——

西面,汉中守将东方老、斛律光发兵,攻占了魏明郡、魏兴郡,兵锋直至上庸郡方止;北面,南阳之将独孤信率军南下,攻占了新野,收拢了樊城以北两万户,迁到了宛城。

萧纶愕然发现,他虽然赢了,成功守住了襄阳城,可损失了大量的土地与人口,雍州之南也在战争之中受到了破坏。

一时间,萧纶实力大减。

——

长安。

“大王,萧纶答应了与萧詧、萧誉为盟,还将质子送来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