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或HR在与员工沟通薪资调整相关事宜时,所产生的聊天记录、电子邮件、书面通知等沟通记录材料,往往蕴含着大量与变相降薪相关的关键信息,这些材料也是认定降薪事实的重要证据。员工需要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这类沟通记录,确保能够完整、准确地还原沟通过程和相关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当老板或HR通过微信、QQ、企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员工沟通薪资问题时,员工要注意及时截图保存聊天记录。截图时要确保包含聊天双方的身份信息、聊天时间、完整的聊天内容等关键要素,避免只截取部分内容而导致信息不完整或产生歧义。如果聊天记录中涉及到调岗降薪、减少提成比例、取消补贴等与降薪相关的内容,要特别注意保存好这些关键信息的截图。同时,不要随意删除聊天记录,即使是在沟通结束后,也应将聊天记录妥善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如果老板或HR通过电子邮件与员工沟通薪资调整事宜,员工应将相关的电子邮件进行保存。保存时要注意将邮件的发件人、收件人、发送时间、邮件主题、邮件正文以及附件(如薪资调整通知、新的提成方案等)全部保存下来。可以将电子邮件下载到本地电脑或其他存储设备中,也可以将其打印出来作为纸质证据保存。对于邮件中的附件,要确保能够正常打开和查看,避免出现附件损坏或无法读取的情况。
此外,老板或HR可能会向员工发放书面的薪资调整通知、岗位调整通知等文件,这些书面文件也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员工在收到这类书面文件时,要仔细阅读文件内容,特别是关于薪资调整的具体条款和说明。如果文件内容涉及变相降薪,员工应将其妥善保存,不要随意丢弃。如果公司要求员工在文件上签字确认,员工需要谨慎对待。在没有明确了解文件内容和后果之前,不要轻易签字。如果对文件内容有异议,可以在文件上注明自己的意见,或者要求公司对相关条款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将相关的沟通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在收集沟通记录材料的过程中,员工还需要注意证据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要确保收集到的沟通记录能够完整地反映出老板或HR与员工之间关于薪资调整的沟通过程和相关决策,避免出现证据断裂或缺失的情况。同时,要对沟通记录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沟通时间、沟通方式、沟通内容等进行分类存放,以便在后续的沟通和维权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和使用相关证据。
(三)劳动合同文本:依据合同判断降薪合法性
劳动合同是员工与公司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其中关于薪资的条款是判断公司降薪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员工需要仔细研读劳动合同文本,明确其中约定的薪资结构、岗位以及薪酬标准等内容,从而判断公司的降薪举措是否违背了合同的相关规定。
首先,员工要找到自己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仔细查看合同中关于劳动报酬的章节或条款。在这部分内容中,通常会明确约定员工的基本工资标准、薪资结构(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补贴等各部分所占的比例或金额)、薪酬调整的条件和方式、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等重要信息。员工需要将这些信息逐一记录下来,作为判断公司降薪行为是否合法的基准。
例如,劳动合同中可能约定员工的基本工资为每月8000元,绩效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同时每月发放交通补贴500元、住房补贴1000元。如果公司在没有与员工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将员工的基本工资降至7000元,或者取消了交通补贴和住房补贴,或者降低了绩效工资的计算比例,那么这些行为就可能违背了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属于违法降薪行为。
其次,员工还需要关注劳动合同中关于岗位的约定。如果公司以调岗为由变相降薪,即把员工调到薪资水平较低的岗位,从而实现降薪的目的,那么员工需要查看劳动合同中关于岗位调整的条款。通常情况下,劳动合同中会约定公司调整员工岗位的条件和程序,如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员工不能胜任原岗位工作等。如果公司在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条件下,单方面调整员工岗位并降低薪资,那么这种行为也是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