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城门。
两日后,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一辆装饰考究、由两匹健硕骏马拉着的青篷马车,碾过高阳城外平整的石板路,缓缓驶至城门关卡前。马车虽不极尽奢华,但用料做工精细,透着一股京城特有的沉稳气派,与周围略显粗犷的边城风貌形成对比。
一名身着整洁号衣的守城吏员上前两步,抬手示意停车,声音洪亮却不失礼数:“停车验看路引!”
车夫勒住缰绳,从怀里取出路引文书递过去。那吏员接过,并不急于放行,而是就着晨光,仔细核验了文书上的关防印鉴以及乘车人数、事由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才将路引交还。
紧接着,出乎车内人意料的是,这吏员并未挥手放行,反而脸上绽开一个热情却又不过分谄媚的笑容,如同对待任何一位初来高阳的旅客一样,主动介绍起来:“几位旅客一路辛苦!看路引是从京里来的?几位可是来对地方了!咱这高阳县啊,别看地处边陲,如今可是大变样了!市集热闹,商旅不绝,南货北货应有尽有。城里‘月华楼’的炙羊肉、‘三碗不过岗’的浊酒,都是一绝!若是想采买些新奇实用的物件,不妨去城南‘军行’的铺面看看,保准让你大开眼界……”
马车窗帘被一只略显干瘦的手微微掀起一角,一位面容清癯、目光敏锐的老者探出半张脸,听着吏员滔滔不绝的介绍,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似乎嫌其聒噪。他对车外随侍的仆从使了个眼色。
那仆从立刻会意,敏捷地摸出几块约莫二三两的碎银子,娴熟地便要塞向那守城吏的手中,低声道:“辛苦小哥,一点茶钱,行个方便。”
谁知那守城吏如同被火钳烫到一般,脸色骤变,猛地向后缩手,仿佛那银子是毒蛇猛兽!他不仅慌忙拒绝,更是紧张地左右张望,生怕这一幕被同僚或是过往行人看了去,压低了声音连连道:“使不得!万万使不得!老先生快收起来!这要是让我们张县令知道了,小的这身差服就别想再穿了!你们快请进城便是!”
经过这一番突兀的推拒,守城吏显然也不敢再多话惹事,赶紧侧身让开道路,挥手示意放行,动作比方才麻利了许多。
马车重新启动,缓缓驶入城门洞。车内,两位老者面相觑,脸上都带着几分诧异和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