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窑营的总管事正恭敬地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身后跟着几名核心工长,安静地等候在最大的那座窑炉旁。张经纬仔细翻阅着册子上的记录——产量、质量、耗材、订单完成情况……
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合上册子,赞许道:“好!这个月又是超量完成,各项指标都很不错!辛苦各位了!”
管事脸上堆起自豪的笑容,连忙躬身:“托大东家的福!照这个势头,整个河东道军械司和各大商号下的订单,估计都用不到明年,最多今年年底,咱们这小小的窑营就能全部交付完毕!”
张经纬心情大好,朗声道:“你做得好,管理有方!今年年底,给你个人的奖金,再加五成!”
管事顿时喜出望外,连连作揖:“多谢东家!多谢东家!小的定当竭尽全力!”
旁边一位负责炉子的工长也忍不住感慨道:“大东家真是神人啊!按老规矩,这等规模的窑炉,都得建在深山老林里,就怕污染太重,惹得周边百姓怨声载道。咱们这窑营,是独一份建在村子附近的,您看,那些村民非但没来闹过,还常有送来瓜果蔬菜的!真是奇事!”
张经纬笑了笑,指向那高耸的烟囱和旁边的废水处理池,耐心解释道:“这并非什么神迹,靠的是它——石灰石。炉子里加了足量石灰,能‘脱硫脱磷’,将大部分有害废气在炉内就转化处理掉了,如今排出的烟气,比以往少了九成害处。产生的废水,用生石灰进行中和澄淀,也能除掉大部分杂质。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叫‘环保’。”
那工长听得似懂非懂,但脸上的敬佩之情却更浓了:“脱硫脱磷?环保?……虽然听不太明白,但大东家说能成,它就真成了!所以说您真是神人!”
张经纬摇摇头,目光扫过眼前忙碌而有序的工坊,看着那些汗流浃背却眼神专注的工匠,看着那吞吐着火焰与希望的窑炉,语气坚定而清晰:
“不,我不是神。这一切,是规划的力量,是技术的进步,是材料的科学,更是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这叫——科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