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建国大业》(2 / 2)

但今时不同往日,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暗流。

如今,“璀璨娱乐”这样的民营公司主动出资牵头,还能第一时间找来八一厂合作,这无疑是雪中送炭,甚至是送来了一个重新站到舞台中央的绝佳机会。

他几乎是瞬间就在心里算清了这笔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李总,您放心!”明震疆拍着胸脯保证,语气激动,“人员、设备、场地,只要厂里有的,您尽管开口!我们一定全力配合,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要人出人,要力出力!”

“那太好了。”李琦点头,“剧本我正在组织人手加紧打磨,过段时间就能拿出初稿,到时候一定第一时间送过来,也请厂里的专家老师们多提意见,帮着把把关。”

“我们把什么关呀!”明震疆连连摆手,姿态放得很低,“您和李总把握大方向,我们就是执行和配合!到时候一切听您指挥!”

“明厂长,您这话就太客气了。”李琦态度很坚持,语气诚恳,“八一厂是拍‘正旋律’的国之重器,经验丰富,专家云集。剧本给你们看,我心里才真正有底。这不是客气,是真心需要你们的专业意见。”

明震疆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几分,那是一种被尊重、被需要的认可感。

“李总,您要这么说……那我可就不跟您假客气了!厂里几个老顾问,都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革命、老文艺工作者,我一定请他们好好看看,把我们的经验都贡献出来!”

双方又就合作的一些初步细节交换了意见,气氛热烈而融洽。最终,明震疆亲自将李琦送到车旁,看着那辆黑色的轿车驶离厂区大门,直到尾灯消失在街角,他才缓缓呼出了一口憋了许久的长气。

一直跟在身后的秘书这时才凑上前来,脸上带着几分不解和担忧,低声说:“厂长,他找我们合作,他当总制片人,出名、露脸、拿最大功劳的都是他和他公司,咱们厂……不就是个干活的吗?这……”

明震疆闻言,猛地回头剐了秘书一眼,语气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训斥:“你脑子被驴踢了?还是被这大太阳晒糊涂了?”

他指着空荡荡的厂区大门,语气沉痛而又现实:

“人家现在是什么地位?能想起咱们厂,能主动找上门来合作,这就已经是天大的面子,是雪中送炭的仁义!你还想着挑肥拣瘦?你看看现在,以往这种项目,哪个不是第一时间送到我们这儿?现在呢?人家有多少新选择?还能第一时间想到我们,给我们一口实实在在的饭吃,而不是让我们彻底边缘化,这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秘书被训得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明震疆平息了一下情绪,揉了揉眉心,疲惫中又带着一丝抓住救命稻草的决绝。

他冲不远处喊道:“黄虹!黄虹呢?你过来一下!”

“来了!厂长!”一个穿着军装的人闻声快步走来。

与此同时,京都。

中央电视台大楼里,又是另一番光景。

袁德妄历经波折,他终于被正式确定为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总导演。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提心吊胆,生怕那个才华横溢却又让人捉摸不透的李琦会杀个回马枪,再次接手这个全国瞩目的舞台。

直到今天,台里白纸黑字的任命文件正式公布,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算是稍稍落回肚子里。

但轻松也仅仅是片刻的。紧接着,巨大的压力便如影随形。

“唉……导演的位置是坐上了,可今年的春晚,是真不好干啊!”袁德妄对着办公室窗外的城市景观,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他去年的表现本就压力巨大,而李琦去年执导的那一届春晚,办得太过成功,口碑收视双丰收,几乎刷新了人们对春晚的期待值。

这座高山陡然立在那里,让后来者如何翻越?

无论谁接棒,都注定要被放在放大镜下与去年对比,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美完成的任务。

他思虑再三,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一个分机:“喂?是倪平吗?麻烦您来我办公室一趟。”

不一会儿,倪平敲门进来。

她刚刚结束一期节目的录制,还带着妆。

“袁导,您找我?”

“倪平啊,”袁德妄搓着手,脸上堆起笑容,“有个事还得再麻烦你。今年春晚的主持棒,你还得扛起来啊。没你压阵,我心里实在不踏实。”

“啊?我?”倪平明显愣了一下。她本以为,经过去年的人事变动和今年的调整,台里大概率会启用更新鲜的主持面孔,没想到袁德妄还会如此坚持地用她。

“对,就是你。你的经验和气场,是晚会最需要的定海神针。”袁德妄肯定地说,然后话锋看似随意地一转,“对了,倪平老师,你……还有李部长……就是李琦部长的联系方式吧?”

“有啊。”倪平点头,有些奇怪,“怎么?袁导您没有吗?”她以为以李琦现在的职位和影响力,身为春晚总导演的袁德妄不可能没有他的直接联系方式。

“我……我当然有。”袁德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但立刻挺直腰板,语气肯定地掩饰过去——他其实并没有能直接联系到李琦的私人电话,至少不是能随意“请教”的那种。

“没事,我就是想着,眼看筹备工作要启动了,能不能找个合适的机会,约一下李部长,向他取取经,请教一下去年成功的经验,看看对今年有没有什么指点。到时候……你看方不方便一起?”

倪平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从这略显突兀的邀请和袁德妄那不自然的神情中品出了几分真实意图。

他或许是想通过自己这个“旧部”来牵线搭桥,或许是想借共同请教之名来缓和可能存在的比较尴尬。

她本想下意识地婉拒,但话到嘴边,突然心念一转。

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再次近距离接触那位仿佛拥有点石成金之能的年轻人、感受他思路的机会?

于是,她到嘴边的推辞变成了爽快的答应:“行啊!我也确实好久没见到李部长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去拜会一下,当面向他请教学习。”

袁德妄没想到倪平答应得这么痛快,立刻喜笑颜开:“那感情好!太好了!那我这就让秘书看看日程,尽快安排!”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洛杉矶。

阳光炽烈,与京都的闷热是两种不同的滋味。

刚刚从费城结束外景拍摄的《触不可及》剧组,主要成员们回到了洛杉矶进行后期筹备工作。在一间临时租用的工作室里,充满了放松和喜悦的气氛。主要拍摄阶段顺利完成,大家都心情舒畅。

导演黄建鑫正口沫横飞地比划着,跟王保强、董旋以及其他几位剧组成员讲述拍摄过程中的惊险瞬间:

“哎呦,你们是不知道!那个特技演员,从那么高的地方下来,威亚声音一听就不对,我以为是直接摔下去了,心都跳到嗓子眼了!结果我们所有人冲过去一看,好家伙,人特么挂旁边一棵大树杈上了!真是祖宗保佑!赶紧送医院检查,万幸只是擦伤……”

他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得众人一阵阵惊呼和后怕的笑声。

正说得起劲,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

黄建鑫漫不经心地拿起来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瞬间一变,兴奋的谈兴立刻收敛。

他连忙冲着还在笑闹的众人用力挥挥手,压低声音道:“嘘~!嘘!都安静点!是……是李总的越洋电话!”

工作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和他手中的电话上。

黄建鑫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这才郑重地按下接听键:“喂?李总?……对,我是黄建鑫……您说……”

电话那头的声音清晰而平稳,交代着事情。

黄建鑫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恭敬,逐渐变为难以置信的震惊,嘴巴微微张开,眼睛瞪得溜圆。

“拍《建国大业》?让……让我当导演?”他几乎是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电话里的关键词,声音因为极度的意外而有些变调,甚至破了音。

“真的?!”他追问了一句,手因为激动而开始微微颤抖。

关于《建国大业》这个项目,他之前隐约听到过一些风声。他知道这是上面重点关注的任务,是上面亲自让李琦负责推动的重点项目,意义非凡。

谁能执掌这部电影的导筒,就意味着其名字和能力将直接进入最高层的视野,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巨大的认可。

但他从未敢想过这份幸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他太清楚自己的斤两和在圈内的位置了。

别说全华夏,就是在以西影厂为代表的老牌导演圈子里,前面还排着吴天铭、陈恺歌、张艺谋、顾长卫等等一连串声名赫赫、资历深厚的大佬。

怎么算,这等国之重器般的项目,也绝对轮不到他黄建鑫。

前世,2009年版本的《建国大业》,总导演是韩三平,他最多是参与联合执导。

而现在,电话那头,李琦清晰而肯定的声音再次传来,确认了这个石破天惊的决定——由他,黄建鑫,来担任这部史诗巨制的导演。

巨大的、不真实的幸福感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大脑,让他一阵眩晕。

他张着嘴,耳朵里嗡嗡作响,心脏狂跳得快要冲出胸膛。

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激动、狂喜、惶恐、难以置信……种种情绪猛烈地交织翻腾,让他一时间竟难以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