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是有名的美食荒漠,徐志摩留学期间曾戏言,英伦菜最好吃的是外国菜,法国有位总统也调侃过,英伦菜难以下咽。
意大利人更是称这里的食物无味甚至有毒。
造成这点的和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密不可分,工业革命时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粮食的需求激增,土豆这一具有高产、易种植,易储存的农产品成为了当时的首选。
忙碌的工人又需要价格低廉,便于携带的高热量食物,炸鱼薯条这类快餐便随之诞生。
到了二战时期,资源紧张,为了应对战争困境,英伦全国实施了严格的食物配给制度,新鲜的蔬菜,香料极度匮乏。
加上煤气供应也不足,把食物简单快捷的煮熟就成了当时的主要烹饪方式。
所以传统菜肴难吃并非瞎说。
现在的话,外来饮食的文化的融入,如果不是抱着猎奇的想法也不一定非要吃英伦菜,就和去了燕京,没必要一定去喝豆汁,吃卤煮一样。
李诗白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带陆清风去的是一家在剑桥很受欢迎的面包店。
马芬、可颂、牛角、吐司,搭配咖啡,陆清风觉得还行,他的胃能接受。
吃过早饭后,两人又一起去逛了逛三一学院。
整个学院是的建筑群以中间的巨庭为核心向四周蔓延,最中心的位置还有一座维多利亚时期的彭泉,这里曾是学院主要的供水处。
“看到那边的钟楼了么?”
站在巨庭的草地上,李诗白指向远处。
陆清风点点头。
“三一学院至今还保留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传统,像是‘GreatCourtRun’’每年的入学新生在开学宴会的当天都会尝试在正楼钟楼敲响前,围绕巨庭跑完一圈,大约四十三秒的时间。”
“有人完成过么?”
陆清风环绕了一圈,这个巨庭面积不小。
“有的,可惜我当年差一点。”
李诗白笑着道。
时间过了八点,今天天气不错,站在这里能看到不少学生背着书包来来去去,有人抱着书行色匆匆,也三五成群,悠闲的聊天。
期间,也能看到一些华人的身影,是来这里学习的留学生。
人流的涌动,让这座极具历史底蕴的学院焕发生机。
陆清风出来的时候也背着包,他从包里掏出了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你在写什么?”
李诗白好奇的探过脑袋来问他。
陆清风收笔笑道。
“我之前看过英伦作家刘易斯创作的一部小说,叫做《纳尼亚传奇》。”
《纳尼亚传奇》全套为七个故事,《魔法师的外甥》《狮子、女巫与魔衣橱》《能言马与男孩》《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号》《银椅》和《最后一战》。
是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在1950年到1956年间创作的儿童文学,自面世以来,累计销量一亿多册,是一部经典著作。
故事也很简单,讲的是一群孩子,通过一扇衣柜大门穿越到了一个叫纳尼亚王国的奇幻世界,在这里,经历各种冒险和战斗,战胜邪恶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被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作为一个英伦人,李诗白自然是知道的。
“这个故事在英伦就像你们华夏的西游记一样,所有的孩子都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