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 / 2)

陆清风每去一个地方,习惯性的做些准备,记上来之前和上一届参加活动的同学多有讨论,对剑桥大学几所知名的学院多少了解一些。

如李诗白所说,三一学院是剑桥大学学术研究最顶尖的学院,从这里走出来的诺奖得主多达三十多位。

看看从这座学院走出来的毕业生吧。、

牛顿,就是那位被苹果砸头,发现万有引力的艾萨克·牛顿。

牛顿的老师叫巴罗,在1669年提出了微分三角形的概念,曾是三一学院的院长,辞去该职务后,就是牛顿继任。

弗朗西斯·培根,英伦文艺复兴时期的唯物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西方在十八世纪爆发工业革命,并非是某一样技术的发明。

核心正是以培根所倡导的新知识观念,所引发的自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所经历的一场深刻的文化转型。

乔治·戈登·拜伦,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他还有一个女儿,叫阿达·洛夫莱斯,是计算机程序的创始人。

学院门口是一座非常古老的中世纪建筑,用灰色的岩石和亚麻色的砖块垒成对称的门楼。

位于入口上方正中的位置,矗立着国王亨利八世的雕像,左手托着象征着王位的金色圆球,右手却举着一根椅子腿,看起来古里古怪的。

“很有趣吧,每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拍照,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了,当年亨利八世建成这座学院,为了让世人铭记自己,就下令建造了这尊雕像。”

“最初的时候,他右手拿的是代表威仪的权杖,但剑桥的学生不买账,就有学生偷偷把权杖换成了这根椅子腿。”

“后面就一直没换,就这样成为了一处景点。”

李诗白给陆清风等这些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北大学生介绍着。

陆清风觉得挺有意思的,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

“我听说,你们学校还有一棵牛顿苹果树,是从那棵砸到牛顿的苹果树分枝一直过来的?”

“是的,进去就能看到。”

在李诗白的引领下,众人进入大门,然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右侧的一块草坪上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

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把它和牛顿,万有引力联系到一起,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就好北大一样,这种历经历史岁月,底蕴深厚的校园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一处景点,不过今天时间太晚了。

陆清风一行人飞机大巴连轴转,坐了十多个小时,队伍里还有几个上了年纪的,都有点吃不消。

所以没有多逛,简单进门看了一下,就去剑桥安排好的住宿地安顿下来。

分配好房间,稍作收拾,陈教授又聚集了所有人,嘱咐了一下要注意的事项,和交流活动的流程安排。

这些其实在出发前就已经说过一遍了,再说一遍,是怕众人忘了。

整个活动一周的时间,前几天陆清风等北大学生会融入剑桥大学的学生群体,上课学习,课外活动,科研实验等等。

后面三天才是学术交流,文化研讨。

“明天一早,三一学院会安排一位学生和你们作伴,这段时间,你们就把自己当做剑桥学生,去体验一下这里的学习氛围。”

陈教授说完就让众人回去好好休息。

“清风。”

单独将陆清风叫住。